不知道大家在读完上文“为什么从事农业劳动的人会越来越少”时,有没有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既然从事农业劳动的人越来越少,那么原来从事农业劳动的人都到哪里去了呢?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1949年新中国建立之初,从事农业劳动的人口占到总人口的近90%,而到今天已经不足50%(根据2014年统计公报,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54.77%),那么减少的这部分农村人口到哪里去了呢?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村中很大一部分人都走进了城市,从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由从事农业劳动的农民转变为从事工业或服务业的员工。那么,还在农村的那不到50%的人口是不是全部都从事农业劳动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以我国现有生产率水平,农业人口过剩了。这一部分过剩的农业人口为了改善生活条件,进入了城市(主要在制造业或服务业工作)。由于他们持有农村户籍(我国将户籍分为城镇户籍和农村户籍),却从事非农生产,因此被称为“农民工”。
农民工是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产物,也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特有的群体。他们是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主力军。但是,由于我国当前的户籍限制,社会保障水平、城市建设水平和管理水平,以及其他的政治经济因素的存在,他们还不能在身份上完全转化为真正的非农人口。并且,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都还不能完全解决农民工的身份转换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