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军为什么要东征?

时间:2023-11-24 01:19:01

十字军东征是以罗马教皇为首的西欧封建主对东部地中海沿岸国家进行的侵略战争。十字架是基督教信仰的象征,由于参加这场东征的人都是基督徒,他们的衣服上都缝有“十”字,故称“十字军”。自11世纪末至13世纪,十字军东征先后进行了八次。在那个时代,尤其是在东征初期,几乎所有的西欧人都为之而疯狂。然而东征的路途遥远、艰险,大批人在途中死于疾病和饥饿,加上战争残酷,往往出发时浩浩荡荡的几万人马,在历经千辛万苦回到家时已所剩无几。既然如此,为什么这一个由传教士、骑士、农民各色人等组成的军团会如此毅然决然地踏上东征之路呢?

十字军东征有浓重的宗教色彩,它与罗马教廷的鼓动密不可分。在西方基督教徒看来,巴勒斯坦是耶稣生活和殉道的地方,耶稣的坟墓也在耶路撒冷,那里是他们的“圣地”。但自公元7世纪中叶以来,这一地区一直控制在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手中。1095年,教皇乌尔班二世(1088—1099年在位)在法国克莱芒发表了极具煽动性的演说。他以夺回耶路撒冷为号召,呼吁组成远征军,鼓动人们“拿起武器”、“夺回主的圣地”。乌尔班二世的演说得到欧洲各国君主、诸侯及教徒们的响应,一时间,“到东方去”、“讨伐异教徒”、“解放圣城”的呼声传遍西欧大陆。对于虔诚的基督徒而言,还有什么比收复圣地更能激起斗志?还有什么比异教徒更为可恶?还有什么比教皇的话更值得信赖呢?于是,怀着狂热的宗教情感,不少基督徒投身于这场“圣战”。

十字军为什么要东征?

其实,西方人心目中的“圣城”耶路撒冷早在公元638年就落入“异教徒”之手,如果真的只是为了收复失地,十字军东征为什么迟至11世纪末才开始呢?细想之下,十字军东征除了宗教动因外,还有其他更为复杂的世俗推动因素,让我们看一下当时社会各阶层的情况。

1.西欧封建主 东方的土地和财富令他们垂涎已久。城市的兴起和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使西欧封建主对商品和货币的需求越来越大,仅靠固定的地租收入已经无法满足其奢侈的生活,他们在财政上往往入不敷出,甚至负债累累。而且,由于西欧实行的是长子继承制,长子以下均无法继承领地,成为没有土地的骑士,他们游手好闲,境况窘迫。再加上人口增长、战乱和灾荒等原因,西欧社会持续动荡。封建主们为了摆脱日益严重的社会危机,需要寻找新的出路;他们渴望财富和金银,富庶的近东(指地中海东部沿岸,包括亚洲西南部和非洲东北部地区)就成为他们的目标。

2.商人 地中海的商业利益对他们具有吸引力。西欧商业从手工业中分离之后,威尼斯、热那亚等沿海城市悄然崛起,逐渐成为地中海的商业中心,西欧的许多商人从中获利丰厚。然而,阿拉伯人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局面。他们经由非洲、西班牙包围了地中海的南部与西部,控制了地中海地区,这使得欧洲商业迅速萎缩。因此,西欧的商人,特别是威尼斯和热那亚的商人都热衷于东征,企望重新在地中海建立商业霸权,攫取阿拉伯和拜占庭商人的商业利益。

3.拜占庭皇帝 他想借十字军东征保住君士坦丁堡,并从突厥人手中收复亚洲各省区。

4.农民 东征是他们摆脱国内悲惨现状的出路。中世纪时的欧洲农民,不仅要向封建地主交纳相当数量的地租,而且还要承担繁重的劳役和徭役,加上当时频繁的战争以及天灾、瘟疫,饥馑的农民几乎陷于绝境。十字军中的农民,大多是怀着去东方获得土地和战利品以改善自己处境的希望,踏上东征之途的。

十字军东征从1096年开始,至1291年十字军的最后一个据点阿克城被攻陷而告失败,历时两个世纪。对西欧国家来说,这是充斥着神圣与野蛮、正义与贪婪、成功与失败的一段征程。东征对后来欧洲历史的发展发生了重大的影响。在经济上,十字军掠夺的巨大财富帮助西欧走出了危机,东征带来的商业机遇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提升了城市的地位,催生了城市自治运动,西欧的一些国家开始出现商业圈,庄园走向瓦解,封建主势力大为削弱。在政治上,十字军东征的失败令教皇权威扫地,民众对教皇和教会产生不信任感,教权衰落,王权增强,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解体。在文化上,东征让当时较落后的欧洲接触和吸收到发达的拜占庭和阿拉伯的文化,阿拉伯地区先进的货币制度和商业经营理念等也随之传入欧洲,由此推动了西方文明的发展。

但是,对于被征战的地中海东岸的广大人民来说,十字军东征是一场深重的灾难。战争破坏了生产力,摧毁了当地文化,许多城市和乡村被洗劫一空,无数人的宝贵生命葬送其中。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东征的残酷性和消极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