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收看关于中国改革开放前的电影或者电视剧时,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会对某些场景感到迷惑不解,比如,人们拿着布票或者粮票在排队购买商品,剧中的人物在讨论怎样能弄到自行车票或者彩电票等。在那个年代,即使人们手里有很多现金,没有相应的购买凭证,也买不到自己心仪的产品。这些都是隐性通货膨胀的表现。
凭票购物是与当时的经济体制分不开的。1978年之前,中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当时政府希望用计划指令来控制社会的消费和生产,而作为调控工具的商品价格,却被人为地设定为一个固定的价格,它往往低于应有的市场价格。对消费者而言,商品的低价格激起了他们极大的消费需求。与此同时,厂商却难以赚取利润,甚至难以维持成本;为了企业生存,企业往往选择一个与此低价格相适应的低产量。一方面,消费者的需求巨大;另一方面,企业的供给极少。在自由的市场经济下,这两者的矛盾可以通过价格的上调来调和;但是经济的“润滑剂”——价格,那时却被人为地钉死在一个低位上不得变化。作为一种代价,消费者则不得不面对有钱却买不到商品的窘境。
表面上看,消费者似乎享受到了公平的待遇,商品价格低且固定,不用担心通货膨胀会使他们的实际财富减少;但是他们用钱却买不到东西。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货币被一种隐蔽却真实存在的方式降低了价值,这就是所谓的隐性通货膨胀:表面上商品的价格总水平没有变化,但实际消费水准却下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