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和苏联是如何进行核军备竞赛的?

时间:2023-11-23 19:29:0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在意识形态、地缘政治利益、军事安全等领域发生了一系列的冲突,核武器军备竞赛就是两国对抗的产物,也是“冷战”的重要表现形式。这场竞赛随“冷战”的发展而升级,随“冷战”的结束而终止,其进程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二战”结束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核对抗兴起

1945年7月16日,美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并将其正式用于军事战争中,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掌握核武器的国家。面对美国的核威胁,苏联加紧了核武器的研制。1949年8月,苏联也成功试爆原子弹,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这一时期,双方的核力量规模都比较小,尚无针锋相对的战略部署,可视为核军备竞赛的准备阶段。

第二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60年代末):均势形成

苏联逐步打破核垄断,具备与美国展开核对抗的能力;美苏形成相互震慑和制衡的态势。双方都认为,唯有强大的核力量才能确立自身的地位。由此,核军备竞赛成为美苏“冷战”的主要形式。

这一时期,双方都大规模扩充核武器库。美国从20世纪50年代末起,掀起“核弹头”生产的“大跃进”,1967年,其库存核弹头总量约达到3.2万枚。同时,美国还先后研制、部署了核航弹、核深水炸弹、核炮弹、战略核导弹等新型武器。由于技术和生产能力的原因,苏联的核扩张稍晚于美国。从1963年后,苏联的核武器库也开始进入快速扩张阶段;到1968年,在所拥有的核弹头总数方面,已扭转了不敌美国的不利局面。

古巴导弹危机之后,美苏竞赛呈现有所克制和缓和的势头,双方都试图寻求谈判与妥协的途径,避免因失控而引发核战争。

第三阶段(20世纪60年代末—80年代中期):均势对抗

到20世纪60年代末,美苏战略力量对比大致趋于平衡,但双方并未停止竞赛的脚步,而是通过技术改进、完善,实现装备的更新换代,力求突破均势、争取优势。越南战争后,美国的国力受到很大削弱,新任总统尼克松提出具有缓和倾向的“尼克松主义”。苏联趁机转守为攻,出台“超过美国,称霸全球”的战略目标。此后,随着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和里根上台后推行对苏强硬政策,核军备竞赛再度升级。

在美苏对峙期间,美国推出分导式多弹头装置,引发了双方在先进巡航导弹、陆基机动弹道导弹、新型战略核潜艇等方面的一轮又一轮新的军备竞赛。

第四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解体):从缓和走向终止

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上台,推行“新思维”外交,苏联不再强调通过扩充核实力来谋求战略均势,而是主张苏美双方都降低核对抗水平,保持低水平的均势。

从1985年11月到1991年7月,美苏首脑多次会晤,并达成多项裁军协议,特别是在1990年8月爆发的海湾危机中,美苏进行了“冷战”期间的首次合作。随着苏联的妥协退让,美苏抗衡的力量对比逐渐失衡,两国对抗开始真正走向缓和。

1991年,苏联正式解体,“冷战”结束,美苏两国的核军备竞赛随之终结。

美国和苏联是如何进行核军备竞赛的?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