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就是流通的货币,主要指国家发行的法定货币。如人民币是中国的通货,美元是美国的通货,欧元是大多数欧洲国家的通货,等等。
那何谓“硬通货”和“软通货”呢?在前面我们曾经提到,不同国家的货币之间有兑换的汇率,随着国家国际收支状况、经济发展状况、通货膨胀率以及政治局面稳定性等方面的变化,该汇率处于浮动变化的状态:有的会升值,有的会贬值。于是,人们把国际信用较好、币值稳定、汇价呈坚挺状态的货币称作“硬通货”。当一个国家的通货膨胀率低,国际收支顺差时,该国的货币就很难贬值,容易成为“硬通货”。硬通货在外汇市场上有着极高的流动性,因为硬通货货币往往不受外汇管制,同时各国也都乐于持有硬通货。相对而言,人们把币值不稳、汇价呈疲软状态的货币称作“软通货”。货币发行过度,国际收支出现大量逆差,与其他国家货币的汇价不断下降,往往会使该货币成为软通货。例如,印度卢比、越南盾等都是软通货,它们在外汇市场上不能与他国的货币自由兑换,流通性极低。
硬通货与软通货只是相对而言,它会随着该国经济状况和金融状况的变化而变化。例如美元,在20世纪50年代是硬通货;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由于美国的高通货膨胀率,以及大量的国际收支逆差,使得美元汇价呈下降趋势,美元由硬通货变为软通货;80年代初期以来,美国实施高利率政策和紧缩银根政策,美元汇率不断上浮,又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上的硬通货。而人民币因为中国良好的经济发展势头,长期的贸易顺差以及在金融危机时的坚挺表现,也水到渠成地成为亚洲区域的硬通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