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5月,德军突袭法国,仅六周之后,法国战败投降!一向号称欧洲陆军强国的法国,为何如此不堪一击呢?
首先,从军事上分析,战略错误、思想保守、技术落后是法国快速灭亡的重要原因。可以说,法军当时实行的是消极防御的军事战略。为防备德国入侵,法国煞费苦心构筑了钢筋混凝土的“马其诺防线”,防线主体长达数百公里,大部分工事是地下工程,每个工事都是一个相互连通、可互为支援的堡垒群,其规模之大、装备之精良,在当时是首屈一指的。在很多人看来,马其诺防线固若金汤,有了它,法国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但结果事与愿违,德军绕过马其诺防线从比利时直插法国腹地。这一事件不是偶然的。法军在很长的一段时期里,无论是军事装备、组织建制,还是日常的训练都存在着“被动主义”、消极防御的致命弱点。在军事思想和军事技术上,当时的法军仍然信奉步兵万能,忽略了机械化部队的建设。反观德国,在纳粹统治下成为一个军事独裁国家,在积极重整军备,扩军备战中尤其注意建设先进的坦克装甲部队,因而在实行快速突击方面优势明显。实际上,法军在战争开始时就失去了主动权。
其次,从国内形势看,当时的法国社会动荡。进入20世纪后,法国政坛实行“轮流坐庄”(Buggin's Turn)制,政局一直不稳定。在1930至1940年十年内,法国先后更换了24届内阁,平均每五个月一届。走马灯式上台的政府、各自不同的执政理念、多变的时局,自然给国防战略和军队建设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最后,从经济上看,法国虽然是“一战”的战胜国,但是受战争的破坏极大,作为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其经济水平已降到美、德、英之后的第四位。工厂的机器设备异常陈旧,工业产品的价格高而质量低,在国际市场上毫无竞争力。经济不景气,军工业的发展和武器制造能力都跟不上欧洲列强的脚步。
就是这样的一个法国,在受到德国突袭后很快败下阵来。6月22日,法国政府代表被迫向德国签署了投降书,德国人报复性地将受降地点设在“一战”结束时德国签署投降书的贡比涅森林中的那节火车车厢上。法国沦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