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匹”就是马的总称,地球人都知道,但是为什么用“匹”来作为马的计量单位呢?相信大多数人都经不起这一问。
《说文解字》:“匹,四丈也。”张舜徽先生在《说文解字约注》一进一步解释说:“布帛两两对卷谓之匹,因引申为凡对偶之称。”也就是说,“匹”作为一个计量单位,最初仅限于计量布帛等纺织品,比如“匹练”指一匹白绢,“匹帛”和“匹段”都泛指纺织品。四丈为一匹,白居易《卖炭翁》中的名句“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半匹红绡”就是指两丈生丝织成的红色薄绸。
用“匹”来计量马最早出自《尚书·文侯之命》:“马四匹。”《尚书》意为上代之书,是中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可见用“匹”来计量马的历史已经非常悠久了。稍后的《周易》中也出现过“马匹”一词:“月几望,马匹亡。”但在这里,“马匹”不是马的总称,“匹”是配偶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月亮快要圆满了,马失去了配偶。
那么为什么把“马匹”作为马的总称呢?东汉学者王充在《论衡·书虚篇》中引述过儒书的一则传言:“传书或言:颜渊与孔子俱上鲁太山,孔子东南望,吴阊门外有系白马,引颜渊指以示之,曰:‘若见吴阊门乎?’颜渊曰:‘见之。’孔子曰:‘门外何有?’曰:‘有如系练之状。’孔子抚其目而正之,因与俱下。下而颜渊发白齿落,遂以病死。盖以精神不能若孔子,强力自极,精华竭尽,故早夭死。”阊门乃是苏州古城的西门,孔子和颜渊竟然能从泰山望见千里之外的阊门,因此王充指斥这则传言“殆虚言也”。不过由此也可知这个传说在汉代时就已经广为流传。孔子看见的白马,在颜渊眼中则“有如系练之状”,就像系着一匹白绢。于是孔子用手挡住了颜渊的眼睛,不让他再瞪大眼睛远眺。下山后,颜渊的头发都白了,牙齿也脱落了,不久就一病而死。原来孔子是圣人,精力强壮,颜渊当然比不上老师,勉强眺望那么远,时间长了精力就承担不了,因此才会力竭而亡。
唐代大型类书《艺文类聚》引西汉《韩诗外传》(佚文)载:“颜回望吴门马,见一匹练,孔子曰:‘马也,然则马之光景,一匹长耳,故后人号马为一匹。’”孔子的意思是说,在阳光下,马的影子有一匹那么长,也就是长达四丈,因此称马为“马匹”。
虽然出自一则“殆虚言也”的传说,但用“匹”来作为马的计量单位,并把“马匹”一词作为马的总称却早已约定俗成,也足够神奇了!
除了孔子的解释之外,东汉时期对“马匹”也有许多有趣的解释。《艺文类聚》引东汉应劭《风俗通》佚文,又提供了五种解释。其一:“马一匹,俗说相马及君子,与人相匹。”良马和君子都需要由具备慧眼的专业人士“相”后才能确定,可见良马能够和君子相匹敌,故称“马匹”。其二:“马夜行目明,照前四丈,故曰一匹。”马在深夜奔驰,能看到眼前四丈的距离,故称一匹。其三:“度马纵横,适得一匹。”度量马腾跃而前的长度,是四丈,故称一匹。其四:“马死,卖得一匹帛。”死马的价格和一匹帛等同,故称一匹。其五:“春秋左氏说,诸侯相赠,乘马束帛,帛为匹,与马之相匹耳。”春秋时期,诸侯之间相互馈赠的礼物通常都是“乘马”和“束帛”,“乘马”指四匹马,“束帛”指捆为一束的五匹帛,帛的计量单位是一匹四丈,正好跟“乘马”四匹马的数量相匹敌,于是也就用“匹”来计量马了。
《富士三十六景下总小金原》(『富士三十六景下総小金原』),歌川广重绘,1858年,『名所绘』。
歌川广重(歌川広重,1797-1858),原名安藤广重,歌川派风景巨匠,最受欢迎的浮世绘画家之一,擅长以秀丽笔致及和谐色彩描绘典雅诗意的驿路风光。
小金原是江户幕府直辖的牧马场,所以也称为官牧。马放养在广阔的原野,风景是江户近郊,远处露出富士山山头。画面设色鲜润,显得水草丰美,惠风和畅。画家在前景大大地画了一匹红棕马,只露出二分之一马身,毛色顺滑。马头偏过来,欲饮溪水,似带着饶有兴味的神情,占据了视野左方一大块面积。这一视角使这匹马显得非常高大,确实有“一匹”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