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男绿女的称谓是怎么来的

时间:2023-11-23 06:09:01

“红男绿女”或“绿女红男”的称谓大约从清代开始进入人们的日常口语。晚清时,满族人富察敦崇所著《燕京岁时记》“万寿寺”一条载:“万寿寺在西直门外五六里,门临长河,乃皇太后祝釐之所。每至四月,自初一日起,开庙半月。游人甚多,绿女红男,联蹁道路。柳风麦浪,涤荡襟怀,殊有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之致,诚郊西之胜境也。”

“祝釐(lí)”即祝福。作者在众多的游人中特意点出“绿女红男”,绿和红这两种颜色都非常鲜艳,因此在人群中极其醒目。那么,为什么用红色搭配男人,用绿色搭配女人,而不是相反?颜色本来极多,所谓五颜六色,为什么不使用别的颜色来搭配男女呢?所有的辞典都没有解释这个词的词源,仅仅含糊地用“装饰艳丽的青年男女”一语带过。

细考词义,我认为之所以用“红”来搭配“男”,乃是古代服饰制度的遗制;之所以用“绿”来搭配“女”,乃是古代女人妆扮习俗的写照。

古代中国把颜色分为正色和间色两种,正色指青、赤、黄、白、黑五种纯正的颜色,间色有一种说法称是指绀(gàn,红青色)、红(浅红色)、缥(piǎo,淡青色)、紫、流黄(褐黄色)五种正色混合而成的颜色。正色和间色成为明贵贱、辨等级的工具,要求非常严格,丝毫不得混用。

作为间色的紫色本来是卑贱之色,但是春秋第一霸主齐桓公却偏偏喜欢紫色,据《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记载:“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当是时也,五素不得一紫。”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以至于当时五匹生绢也买不到一匹紫色布。齐桓公看到这种现象十分担心,于是管仲劝他不要再穿紫衣,“三日,境内莫衣紫也”。但是齐桓公始创的这个传统却流传了下来,南北朝时期创立了五等公服制度:朱,紫,绯(fēi,深红色),绿,青。以唐代为例:三品以上穿紫色官服,四品着深绯色,五品着浅绯色,六品着深绿色,七品着浅绿色,八品着深青色,九品着浅青色。

“朱”是正色,“红”是间色,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用更口语化的“红”取代了“朱”,穿上最高级别的红色官服遂成为古代男人的最高理想,“红”因此用来搭配男人,表达一种对身份和地位的追求。这就是“红男”这一称谓的由来。

“绿”是青中带黄的颜色,为什么用来搭配女人呢?原来,“绿”是形容女人的头发,跟“青丝”属于同一用法。唐代诗人杜牧在著名的《阿房宫赋》中吟咏道:“绿云扰扰,梳晓鬟也。”将女人的头发比作“绿云”。李白在《将进酒》一诗中吟咏道:“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将女人的头发比作“青丝”。

但是女人的头发明明是黑色的,为什么偏偏用“绿”和“青”来形容呢?这就要追溯到古代女人的妆扮习俗。东汉学者刘熙所著《释名·释首饰》云:“香泽者,人发恒枯悴,以此濡泽之也。”“香泽”是一种润发油,又叫“兰泽”“兰膏”。李善注宋玉《神女赋》“沐兰泽,含若芳”一句:“以兰浸油泽以涂头。”“兰”指菊科的泽兰,茎叶含有芳香的油脂,可用作调香的原料。

南北朝著名农学家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中记载了“合香泽法”:“泽兰香……泽欲熟时,下少许青蒿以发色。”用作发色的青蒿即为青色或绿色,可以想象,这种香泽涂抹到女人乌黑的头发上之后,当然就会呈现出青绿之色。南宋词人蔡伸有《菩萨蛮·沐发》一词,其中“鸳鸯枕上云堆绿,兰膏微润知新沐”吟咏的正是用兰膏沐发之后“云堆绿”的动人景象。这就是“绿云”“青丝”形容女人乌黑头发的来龙去脉。用“绿”来搭配女人,是因为女人身上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一头乌黑泛绿的“绿云”,远远望去,煞是惹眼。

因此,“红男绿女”并非是指男人穿红女人穿绿,一团锦绣,而是由男人的服饰制度和女人的妆扮习俗引申而来的称谓。

红男绿女的称谓是怎么来的

《海晏寺之枫狩》(『海晏寺の楓狩』),胜川春潮绘,三联画之右,约1785-1789年。

胜川春潮(勝川春潮),生卒年不详,是美人画名家胜川春章的高足,擅长模仿当时与其师分庭抗礼的鸟居清长(1752-1815),承袭“清长美人”高身柳腰的体态和优雅雍容的风度,几可乱真,本图可为例证。

时值秋季,枫红如醉之时,一群盛装年轻男女在观赏枫叶。一着绿女子正弯腰捡拾红叶,一穿红女子在后面俯首而看,一男子轻袍缓带,神情潇洒,一少女似乎正在将题好的诗句递给他看。人物鲜丽衣饰与明艳秋景相映,画面充满欢欣,显得风光醉人。这是一群名副其实的“红男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