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屉的形制竟然源于棺材

时间:2024-12-01 06:44:02

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得非常频繁的家庭物件“抽屉”,顾名思义,就是可以抽出来的一层层的屉子。不过“屉”是后起字,最初写作“屟”或“屧”,读音是xiè。《说文解字》:“屟,履中荐也。”“荐”是垫的意思,“履中荐”即衬垫鞋子的东西。张舜徽先生在《说文解字约注》一解释说:“以薄木板为之,用以荐履,故泥湿不能及足。亦有凿木令空,使能容履者,其形制盖与后世所用木屐相似。”

也就是说,“屟”是一种薄木板制成的带有边缘的木底,走路的时候,把鞋子放进去,避免湿泥弄脏鞋子。北宋学者朱长文所著《吴郡图经续记》中描述道:“又有响屧廊,或曰鸣屐廊,以楩梓藉其地,西子行则有声,故以名云。”吴王夫差宫中的“响屧廊”的地板用楩(pián)木和梓木所制,西施穿着木底的“屟”在上面行走的时候,发出清脆的声音。真是一幅香艳动人的图景!

“抽屉”最初写作“抽替”,岳飞的孙子、南宋学者岳珂在《宝真斋法书赞》中收录有黄庭坚的一封书信,其中写道:“彼有木工,为作一抽替药罗,长尺一、阔六寸许便可。”“药罗”即药箱,“抽替药罗”即可以抽出来的药箱。

南宋词人周密所著《癸辛杂识后集》中有“修史法”一条:“昔李仁甫为《长编》,作木厨十枚,每厨作抽替匣二十枚,每替以甲子志之,凡本年之事,有所闻,必归此匣,分月日先后次第之,井然有条,真可为法也。”李焘,字仁甫,两宋间史学家,《长编》指《续资治通鉴长编》,九百八十卷,卷帙浩繁,因此采用“抽替匣”之法。

“抽替”这个词很奇怪,“抽”乃抽动、抽进抽出,“替”作何解呢?原来,“抽替”的原型竟然是一种棺材,叫作“通替棺”。

据《南史·后妃列传》载,南北朝时期,宋世祖孝武皇帝刘骏的宠妃殷淑仪死后,“帝常思见之,遂为通替棺,欲见辄引替睹尸,如此积日,形色不异”。《说文解字》:“通,达也。”《易经·系辞》:“往来不穷谓之通。”“替”的本义是废弃,引申为代替。

所谓“通替棺”,即指殷淑仪的棺材分为两格或里外两层,一格或外层为正式的棺木,下葬时使用;另一格或里层放置尸体,刘骏思念她的时候,就把这一格拉出来观看。这一格可以没有阻碍地拉进拉出,此之谓“通”;这一格的作用是代替正式的棺木,此之谓“替”。后来也省写作“通替”。

不过,这很可能是一种望文生义的解释。“替”更有可能是“屉”的通假字,可资参照的是《金瓶梅词话》中把“抽替”“抽屉”也写成“抽梯”,显然因为音同而互为通假字。

北周文学家庾信写有《镜赋》,其中吟咏道:“暂设妆奁,还抽镜屉。”可见南北朝时期,“屉”字已经从鞋的木底引申而指梳妆台上装镜子的木匣子,而且最少两层,因此才可以“抽镜屉”。这也是“替”通“屉”的一个旁证。

北宋诗人孔平仲在所著《孔氏杂说》中引述了刘骏的发明之后说:“俗呼抽替。”可见宋代时已经使用“抽替”的称谓,且正是由“通替棺”或省称的“通替”而来。

“通替棺”既不吉利,省称的“通替”又不好理解,后人遂用更形象、更好懂的“抽屉”一词取代了“通替”,以至于“抽屉”这个称谓的语源再也不为人所知,而“屉”字也顺理成章成了一个量词,比如笼屉、一屉包子,等等。

至于“抽屉”的另一个别称“抽斗”,此处的“斗”并非是指斗状的器物,而显然是指可以盛纳物品的容器。“抽屉”是从抽动的功能而言,“抽斗”则是从盛纳的功能而言,因此才有了不同的称谓。

抽屉的形制竟然源于棺材

《十八学士图》局部,(传)南宋刘松年款,绢本设色,馆藏地不详。

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有一幅清代王凝款人物长卷,该馆题为《四艺图》,与此版《十八学士图》除了署名不同外,几乎一模一样。大概两幅均为同一母本的摹本。

唐太宗李世民为秦王时开设文学馆,广纳贤才,以杜如晦、房玄龄等十八人并为学士,命阎立本画像,褚亮作赞,藏之书府,时人倾慕,谓之登瀛洲。唐玄宗开元年间又以贺知章等人为十八学士,同样图赞之。作为翰苑盛事,“十八学士”主题被后世画家多次描绘。

刘松年(约1155-1218),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南宋四大家”之一,人物山水皆精妙。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另一卷传为刘松年所绘《十八学士图》,与此卷不同。这一《十八学士图》长卷设色典雅光鲜,界画工致,人物、树木、山石、亭台楼阁、器具无不严谨精细。图中两个侍者在忙着准备酒水,一个捧红木托盘送酒,另一个在温酒,酒注子立在温碗中。旁边有一精巧立橱,上格镂空,盛以茗碗茶罐之类,下面一格是两个抽屉,带环形把手,看起来实用又轻巧。图中人物衣着虽是唐代式样,家具器物却显露出宋代以后特征,这个抽屉橱便是典型的宋代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