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珊·菲斯克(Susan Fiske):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与公共事务教授,欧根·希金斯讲座教授。
社会心理学和行为经济学表明,“人类主要的行为驱动力来源于狭隘的私利”这样的观点已经濒临淘汰。现在我们知道,人类不是理性的行动者,而是经常基于偏见,或喜欢凭直觉做出无意识行动。但是,这仍不能说明我们和机器人一样,或者是有缺陷的。理性行动者的必然推论(我们所需要的就是展现出更多的能力)也应该被否决。普通人有时也会认为,在职场、市场、学校甚至是家里,纯粹的竞争能力已经足够。
天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是关键,但还不够。我们是社会人,更多地生存于人类环境,而非自然或人工环境中。如果社会中的其他人就是我们的“生态区位”,那我们就需要了解如何在其中生存。关于他人有两件事要明确:第一,他们实现自己目的的水平如何;第二,他们的目标又是什么。
人类是自我驱动体的奇迹,人类协调各自的目的并非毫无意义。从古至今,人们一直需要知道他人对自己是否友好。我把它叫作“一个人的热情”,其他人也称之为“可靠、道德、集体性或有价值的意图”。
如果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热情和能力,那么他就会与他人相处融洽。这并不是说我们一定要做得对,但一定要有目标并为之努力。这也并不意味着只要有爱就足够,因为我们必须证明,自己有能力实现有价值的意图。热情与能力的结合可以为短期的合作和长期的忠诚提供支持。最后,我想要指出的是,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心灵与智慧中的任何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