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类比

时间:2024-11-30 19:26:01

戴维·盖勒特(David Gelernter):耶鲁大学计算机科学家,镜像世界技术(Mirror Worlds Technologies)公司首席科学家,著有《精简版美国:帝国学术界如何摧毁我们的文化》(America-Lite:How Imperial Academia Dismantled our Culture)。

宏观类比

如今,那些把数字计算看成人类思维和大脑模型的计算学家和认知学家几乎一致认同“宏观类比”这一方法,并将它传授给自己的学生。不论你接受与否,宏观类比已经成了现代智力史的里程碑,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绝大多数的当代计算学家和认知学家认为,你最终可以通过下载和运行正确的软件程序,使笔记本电脑拥有真正的而非模拟的大脑。于是,如果告诉这个机器“想象一朵玫瑰花”,它就可以和你一样在脑海中绘出一幅图。若要求它“回想一个尴尬的瞬间”,它也会像你一般想起某件事并感到窘迫。如此看来,发明能感知尴尬的计算机,指日可待。

然而,绝不会有类似的软件存在,这一错误类比减缓了我们掌握真正的思维现象学的进度。我们几乎还没开始从内部了解大脑。那么这种令人浮想联翩的煽动性类比错在何处呢?我认为共有4点,除了第一点,其他都是新的观点:

1.在与客观世界的关系方面,计算机软件系统和大脑思维系统有本质上的不同。软件可以存在于不同的电子计算机中,而每一个人的思维(目前)只能永远属于一个大脑。软件和世界的关系大多由程序员设定,任意随性;而思维和世界的关系则表达了人类个性和本质,没有人可以改变。

计算机可以不装软件,但大脑不能没有思维。软件是透明的,我可以随时读出整个程序的精确状态;而思维是模糊的,除非你告诉我你在想什么,要不然我肯定不知道。计算机可以删除记忆,可大脑不行;我们可以让前者按自己所想准确操作,但后者不能。这种例子还有很多,计算机和大脑的根本性差异无处不在。

2.宏观类比假定,思维就是机器或虚拟机。但思维可以有两种同样重要的功能:行动和感知。机器只用来为我们做事,思维则不同:虽然你没在思考(或者说“计算”),表现得很安静,但也许你感到非常痛苦或兴奋,或只是处于有意识状态。

尤其是情感,它们并非行动,而是存在的状态。情感作为存在状态,在思维的认知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比如它们可以让你摸索着找到认知目标。(“他走向窗边想一个人静静,思考自己该怎么做。”)思维包含信息,但情感没有。渴望只是存在的一种方式。

在掌握如何让电子计算机有感觉,或体验到现象意识前,我们无权讨论所谓的思维——大脑和软件、计算机之间的类比。那些指出计算机不可能有感觉的人有时会被告知:“你认为,数十亿微小、无意义、无感觉的计算机指令无法创造一个可以感知的系统,但是神经元也同样微小、无意义、无感觉,1 000亿个神经元却可以创造一个能感知的大脑。”然而这二者并不相关。1 000亿个神经元能组成有思维的大脑,而相同数目的砂粒或旧轮胎可以产生什么呢?你需要的是数十亿正确的物品以正确的方式排列,才能产生感觉。

3.成长的过程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社交互动和身体结构随着时间而改变,它们紧密相连。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和不会走路的婴儿受到的待遇就不同。机器人获得不了和人类一样的思维,除非它有身体上的成长和改变,并和社会互动。然而,即使是静态的简单思维也离不开人类的躯体。身体感觉产生思维状态,导致身体进一步变化,然后思维又有了新的变化。这是一种反馈循环,比如,你很尴尬,于是脸红了。感知到自己脸红,你的尴尬感进一步上升,脸更红了。我们不仅用脑子思考,也用身体。我们可以通过软件模拟身体,但它无法像人一样和他人互动。我们必须和其他人交流,这样才能变成有思想的人。

4.软件的本质是循环,而思维不是,也不可能循环。递归结构包含许多更小的递归结构,电子线路由较小的电路组成,代数表达式由较小的代数式构成。软件是一种电子计算机,它由另一种相同的计算机实现(你可以找到“电子计算机”的大量定义)。“实现”的意思是“使之成真”或“体现”出来。你开发的软件可以和运行它的硬件一样进行完全相同的运算。硬件是由电子器件或其他等效介质组成的电子计算机。假设你用电子器件设计了一台电子计算机,这样你就有了一台未装软件的普通计算机。接着你又设计了一台“计算机”——操作系统,比如Unix,它有独特的界面,并和运行它的计算机有一模一样的运算能力。你在硬件计算机上运行了新的计算机(Unix),现在你又开发了一个在Unix上操作的文字处理器(实质上是另一台电子计算机),就这样无限循环,相同的结构(电子计算机)不断出现。软件天生是循环的,而思维不是,也不能。你无法在自己的思维上“运行”另一个思维,也不能在第二个思维上“运行”第三个,更没有第四个。

思维科学对计算的重视使它取得了不少成绩。计算过程已经成了把科学和哲学思考聚焦于思维本质的实用工具。例如,上一代人更清楚地掌握了意识的本质,但我们却总是对自己不甚了解,现在依旧如此。你的思维就像一个看得见风景的房间,我们对风景(客观事实)的了解远比房间(主观事实)本身多。如今,那些已经识破宏观类比的人再度拾起了主观论。计算机固然是好东西,然而是时候回到思维本身了,不要假装可以用计算机代替大脑,要不然我们就成了毫无知觉的行尸走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