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德·泰勒(Richard H.Thaler):芝加哥大学商学院教授,金融与行为经济学教授,查尔斯·沃尔格林基金会杰出贡献教授,合著有《助推:如何做出有关健康、财富和幸福的最佳决策》(Nudge:Improving Decisions About Health, Wealth, and Happiness)。
我对的Edge年度问题有所疑问,所以我将回答一个稍微不同的问题。我认为Edge年度问题的目的在于,指出一些已经明确是错误或无用的观点,并把它们从现有的科学词汇中剔除。经济学中当然存在许多错误描述经济主体行为的理论、假设和模型,所以你们也许认为,我会列出很多应该被淘汰的观点,但你们错了。大部分理论虽然不能很好地描述事实,但作为理论基准还是非常有用的。因此,彻底否定它们是不可行的。
在给出具体的例子之前,我要强调的是,经济学理论通常有两个目的。第一个是“规范性”目的,明确了理性经济主体应该做的事。第二个是“描述性”目的,准确描述了公司的行为。经济学家使用相同的理论达到两个目的,这引发了一些问题。
让我们看看“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s Hypothesis, EMH),它由我在芝加哥大学的同事,近期得到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尤金·法马(Eugene Fama)率先深化并提出。这一理论包含两点:第一,价格是不能被预测的,你也不可能战胜市场,我把它叫作“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第二,资产价格等同于基本价值,我把它叫作“价格是对的”。自有效市场假说形成以来,它一直是金融经济学研究的基准和零假设。在一个只有理性投资者的世界里,它的两部分内容都是准确无误的,但是,我们生存的世界却并非如此。那么在现实世界中,这个理论又如何立足呢?
如果对理论中的“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部分进行事实核查,我认为它“基本正确”。要战胜市场确实不容易,所以大部分人都失败了,包括专业的共同基金经理。那么为什么说它“基本正确”呢?因为有时你可以战胜市场,比如购买价值股(相对于它们的现有收益和资产,股价被低估的一类股票)。尽管如此,购买指数基金以跟踪市场,对投资者而言依旧是合理的策略。所以,相信这一部分理论是无大碍的。
第二部分“价格是对的”较之第一部分更为重要,问题也更大。20世纪90年代末的科技股泡沫和21世纪初的房地产泡沫都反映出,价格会和其本身的内在价值产生较大差别。已故金融经济师费希尔·布莱克(Fischer Black),著名布莱克-肖尔斯期权定价模型的创建者之一曾经猜想,资产价格和它的实际价值可相差两倍。费希尔于1995年去世,要不然当他看到科技股泡沫破裂,纳斯达克(NASDAQ,美国全国证券交易商协会自动报价表)指数由5 000降至1 400时,他一定会重新修改自己的猜想,将2倍升至3倍。十几年之后,这一指数接近4 000,未因通货膨胀而调整。
有效市场假说的两部分都有或多或少的错误,那么我们应该将其抛弃吗?不能。如果没有这一理论作为基准,行为金融研究者们,包括我的同行罗伯特·希勒(Robert Shiller)(与法马、拉尔斯·汉森[Lars Hansen]一同获得2013年诺贝尔奖)都将无法进行研究。希勒的早期研究表明,与合理模型所预期的相比,价格实在是太多变了。
如果不能淘汰有效市场假说,我们又能改变什么呢?我的建议是不把这一假说当真。听到希勒1996年讲话中对市场过热的警告,美联储前主席艾伦·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表示,美国联邦储备系统不采取行动的部分理由就是,有效市场内不可能出现泡沫。在1988年的贝斯克公司诉利文森案中,美国最高法院甚至也裁定,原告可以依据有效市场假说对公司所谓的不当行为提起诉讼。
问题在于,运用这一概念的人往往会忽略其中的最后“有效市场假说”一词。同样的错误也出现于获得诺贝尔奖的另一理论中——弗兰科·莫迪利安尼(Franco Modigliani)提出的生命周期假说,认为消费者清楚自己一生的收入、投资的回报和寿命,所以每年会使自己的储蓄达到最大化,以及明确退休后资产的减少量。这个理论也是一项有用的基准,帮助消费者了解应该为退休后储存多少钱。
完全否定生命周期假说是不可行的,但更不能将其当成真理。这一假说从反事实角度认为,人们有能力解决非常难的数学题,也有能力实施储蓄计划,而在此过程中不受其他事物诱惑。把这一理论当成真理使许多经济学家充满信心但错误地预测,为消费者提供退休储蓄计划(如401K退休计划,对其储蓄没有作用)。因为他们已经在进行这项工作了,这只不过是将自己的储蓄转移至税收优惠待遇计划了而已,政府虽然多花了钱,但消费者的储蓄金额却没有增加。另一相似的假说也错误地预测了一些细微变化,例如自动将参与者列入名单,但这一举措对其行为也没有影响。
让我们保留错误的理论和假说,但记住它们仅仅是假说而不是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