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杰·尚克(Roger Schank):人工智能理论家,认知科学家,SocraticArts首席执行官,著有《教学思维:认知科学如何拯救我们的学校》(Teaching Minds:How Cognitive Science Can Save Our Schools)。
人工智能是个可怕的名字,也是个糟糕的主意。坏点子并不罕见,但制造机器人的想法却长期在流行文化中占据一席之地。几乎每一年,和人类十分相像的新型机器人都会出现在新电影或新。但现实中绝不会有这种机器人,并非因为人工智能的失败,而是没有人真正尝试去发明。我就是这么认为的!
牛津大学物理学家戴维·多伊奇曾经说过:“地球上任何人都不完全知道大脑的用途,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在人工智能领域,这一研究进度在整整60年的时间里停滞不前。”他又表示,将来某天具有人类思维的机器一定会出现。
让我们换个角度看一下多伊奇的观点。能像人一样拥有情感的机器最终会出现吗?人工智能方面的专家可能会告诉我们,怎样让一台计算机大笑、哭喊或者生气,但是它能真正感受到情绪吗?
或者我们可以谈谈学习。毫无疑问,计算机可以学习,这也是人工智能的精髓所在。如果机器无法学习,就不能称为“智能机”。通过学习,计算机可以进行问答游戏,或提供有关消费者购买习惯的数据,但这就意味着人工智能正在走向成功吗?
“人工智能”这个名字使外行人设想出各种它之前没有的功能。除了马文·明斯基,人工智能的创始人都埋头研究计算机下棋和解决问题的技术,河内塔问题(Tower of Hanoi problem)就是其中一项。棋艺精湛的机器也就有这点特长,它既不会思考也不聪明,行为自然也不像人类。弈棋机永远不会因为前一天晚上喝多了或和妻子吵架而状态不佳。
上述所说为什么很重要呢?因为一个领域开始时制定的目标若和本身不符,那就会出问题。人工智能的创始人和如今的研究人员(包括我)设法让计算机做一些人类目前力所不能及的事,希望可以从中学点什么,或发明一些有用的东西,比如能和人进行智能谈话的计算机。现在我正在开发一个能和用户讨论医疗问题的程序。这个程序聪明吗?不。它没有自我认知,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也不清楚自己了解的东西。专家总是愚蠢地研究着智能机器或人工智能,使人们误解了实质问题。
我认为“人工智能”应该被淘汰,这一领域应改名为“尝试让计算机做点有趣的事”,但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别指望你能和一个友好的家用机器人深入交谈。有一年,我恰巧担任了图灵测试“勒布纳人工智能奖”(Loebner Prize)的评委,那些被称作人工智能的蠢玩意儿竟是如此蠢!大概用了30秒才分辨出哪个是人,哪个是计算机。
人们不需要“喂养的”知识,我自己抚养过几个孩子,我给他们喂的是食物而非知识,我所回答的是他们自己提出的问题,我试图帮助他们得到自己想要的,这些都是他们发自内心的想法。每个人生来都带着个性,有自己的欲望和需求,并且很早就表现出来。可没有一台计算机是从一无所知到通过和人互动慢慢了解事物的。当我们谈及人工智能时总是会想到这个问题,但没有人付诸实践,因为这是不可能的任务,它也不该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目标。我们应该做的是弄清人类所做的伟大事业,看看机器是否可以做到其中一些。弈棋机固然不错,可它无法告诉你他的想法,也不会突然对下棋产生厌倦而转向新游戏。
其实根本无须发明仿制人,真人已经够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