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J.恩菲尔德(N.J.Enfeld):荷兰普朗克心理语言学研究所语言与认知小组资深研究员,著有《关系思考》(Relationship Thinking)。
假设有科学家想研究一种有意思的动物行为,比如,刺鱼的求偶表态或者切叶蚁的农业合作。当然他最终将想知道:这些行为背后的机制是什么?怎样实现的?怎样发展的?我们可以从中学到什么?但是,如果不能先系统地研究事实,学习动物行为的学生没人会主动提出这些问题。首先要在野外进行大量实地观察,然后在实验室中进行实验和建模。那么为什么语言学家会断然否认对于语言行为进行直接观察的价值呢?
罪魁祸首是这样一个糟糕的观点:语言的科学应当只关注能力(造句的智力能力)而不关心行为(当人们实际讲话的时候会发生什么)。其二元论的理由如下:藏在心里的理想语言模式,在交流中变得具体化,因偶然事件而被过滤和改变,例如运动受限,注意力和记忆受限,执行错误,地方习俗等。从而,有观点认为,行为与预先定义的研究目标之间没有有用的关系。他们还教导语言学的学生不要在现实行为上浪费时间。
这种观点就等同于一种关于语言是什么的十分狭隘的观点。使得语言学研究者不再关注很多实质、有深刻意义的问题。略举几例:不观察行为,我们就不会发现人们说话中系统精妙的方法,人们使用这些方法来处理谈话中一直会出现的错误、犹豫、交谈失败,还有处理这些错乱的巧妙的社交技巧。我们也就不会发现,对新出现的大规模语料库进行统计研究中的突破,这方面的研究显示,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行为来推断能力。最终,少了观察,语言学也就不能发现在历史上语言发展演化的因果关系。在语言循环传递中,从公开(某人讲话)到私下(某人的心理活动受到影响)再到公开(那个人讲话),继续无限循环进行,私下的能力范围和公开的行为范围同样是不可或缺的。
由于语言毕竟还是一种动物行为,这种存在于语言学学科中有影响力的传统观点,其实是毫无道理的。语言的科学应当始于实地观察,因为行为是能力的唯一表现。也许这种观点带来的最令人遗憾的后果,是几代语言学家没有研究行为,导致现在对于语言的本质社会功能毫无研究,在构成人类独特交谈能力的社会媒介、合作、社会责任等方面也毫无建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