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非真即假

时间:2023-11-21 15:19:01

艾伦·阿尔达(Alan Alda):作家、演员兼导演,美国公共电视网(PBS)《大脑实验》(Brains on Trial)节目主持人,著有《自言自语之时,我无意听到的》(Things I Overheard While Talking to Myself)。

事物非真即假

“事物非真即假”,这种观念要好好斟酌一下。我不是一个科学家,只是一个科学爱好者,所以话说得也许有些不合时宜,但就像所有的恋人一样,我非常挂念我所爱之人,我希望她自由发展、成果丰硕,不要蒙受不白之冤。

谈到真理,我不仅对是否存在永恒的、普遍的真理表示高度怀疑,对那些简单的、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实,我觉得也有待完善。上就是上,下就是下,似乎确凿无疑,不过在特殊情况下除外。北极在上,南极在下吗?有人站在某个极点上,大头冲上或者大头朝下吗?诸如此类的事都取决于你怎么看。

在学校里学习如何思考的时候,我被教导的第一条逻辑法则是:在同一时间、同一方面,一个事物不能既在那儿,又不在那儿。一句“同一方面”,含义可是非常丰富的。只要你改变参照系,就改变了一个永恒事实的真相。

死亡,够明确了吧。生命逝去,躯体还在,但只是一大块肉而已。可如果你退后一步看,躯体实际上处于一个过渡阶段,慢慢地它会变成一堆混合肥料,只是以另一种方式生存着。

这并不是说没什么事是真实的,或者说所有事都有可能、一切都是浮云。只是说,如果没有一个免责声明的话,事物是否真实都是有条件的。例如以现在占星学呈现的面貌来看,我们极有可能认为它是在胡说八道。但要是哪天人们发现,的确有那么一块从火星上弹出来的有机体撞击了地球,因为这才给我们的世界带来了影响的话,恐怕我们就得好好想想,看怎样修正那种其他行星与地球生命无关的说法了。

我在想,当我们谈到辨别科学真理的标准时,是不是可以注明“以我们现在所知”“以某种方式而言”,这只是个小建议。如果公众觉得科学家不能斩钉截铁地说出结论,他们就会逐渐失去对科学的信任。一个科学家说,红酒对你有好处;另一个科学家又跳出来说,即使是少量的葡萄酒也可能是有害的。变来变去,有些人会认为科学只是另一个信仰体系罢了。

科学家和科普作家为这一切做出了真正的努力。如果我们看到“目前的研究表明……”这样的表述,这实际是在警告我们,这还不是一个事实。但时不时地,我们还会看到有人声称拿出了一个全面、充分的事实报告,但如果换一个新的参考框架,或许这个报告还不是很全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这样的话,公众可能就不得不怀疑,这些科学家是不是只是在为他们感兴趣的观点邀功而已。

在我看来,只有在一定的框架和语境里,事实才是存在的、可用的。事实应该尽可能地准确无误、无可辩驳,并经历过最大限度的检验。大多数和事实打交道的人都会接受这样一点:即便是参考的框架变了,也没必要将其简单地判定为无效,而是承认它在原有领域内还是对的。但是,别忘了公众未必这么想。

这就是为什么我希望保持更多的戒心,不要轻易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给宇宙中的某样事物的真假下断言。特别是我们正好一边说话,一边大头朝下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