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普勒之流和非存在问题

时间:2023-11-21 10:59:02

吉诺·塞格雷(Gino Segrè):宾夕法尼亚大学物理学名誉教授,著有《普通天才》(Ordinary Geniuses)。

开普勒之流和非存在问题

1595年,开普勒就如何测定当时已知的6颗行星和太阳之间的距离,提出了一条兼深邃与优雅于一身的理论。把5个正多面体按照八面体、二十面体、十二面体、四面体、立方体的顺序排序,再把每个正多面体嵌套进一个适当大小的球体中,就像俄罗斯套娃那样。开普勒认为这些连续球体的半径比例和行星距离的比例是相同的。不言而喻,这个说法并不正确,但就如乔·布朗(Joe E.Broun)在电影《热情似火》(Some Like It Hot)中的所说过的那句著名台词一般:“世间本无完人。”

早在2 000多年前,在一个后来被描述为“天体和谐定律”(Harmony of the Spheres)的概念中,毕达哥拉斯在涉及球体距离和琴弦之间距离多远才可以弹奏出悦耳动听的声音的研究中,找到了一种解答。而几乎在开普勒提出上述理论的200年后,约翰·波得(Johann Bode)和约翰·提丢斯(Johann Titius)推出了一个简单的计算天体间距离的数值公式,但并没有做出更多相关的解释。按照推测,这个公式应该正确。所以,我们可以得知,开普勒的理论,既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试图解释行星轨道半径比的,但对我来说,由于开普勒的理论把动力学和几何学关联在了一起,所以它仍然是兼深邃与优雅于一身的理论。

严格来说,上述那三个解答都是正确的。它们都解答了一个其实并不存在的问题,至于我们现在所知的行星位置,则纯属一个意外收获,这是由于环绕早期太阳周围的碟型涡流尘埃,在重力影响下,形成了其目前的结构。在我们人类对所处行星系的认识中,最初被我们当作宇宙中心的东西,经过人类意识的扩展,我们发现它不过是组成无限银河的一小部分而已,那些我们之前所有的疑问也就都不复存在了。

与众多理论物理学同行们一样,我之所以苦苦思索这个问题,是因为我长久以来,始终在找寻一个基本粒子质量的理论。但或许一直找寻不到该答案的原因,在于一个已逐渐被大众所接受的认知,即我们所见的宇宙不过是数不胜数宇宙中的一个随机示例而已,这些宇宙中的夸克和轻子,其质量都大为不同。碰巧的是,其中的一个宇宙,其夸克和轻子的质量数值允许至少存在一颗恒星和一颗行星,并且该行星上有着正苦苦思索类似问题的生物们。

换句话说,如上所述,由于我们对宇宙的认知在不断变化,我们之前的观点有可能会再一次被颠覆。如果事实如此,未来还会有怎样的伟大远景在等待着人类?但愿我们的子孙后代,在面临这些问题时,能够有更为深入的理解。当他们意识到,我们这一代人曾为一个并不存在的难题,一直做着无谓的努力,以此找到一个深邃和优雅并存的答案,他们届时应该会一笑而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