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危险是,人类将变得平庸

时间:2023-11-21 08:09:03

George Dyson--乔治·戴森:科学史学家:著有《图灵的大教堂》

真正的危险是,人类将变得平庸

没有任何具有确定性的单体机器将如我们一般思考,无论这类机器被证明有多万能。这类机器的智能也许将不断增长,但真正的创造性直觉式思维需要的是具有“非确定性”机器,它们会犯错误、时不时会毫无逻辑感,偶尔也会学习。思考,并非我们想象中那样符合逻辑。

非确定性机器,或者是由确定性机器组成的非确定性网络,则是另一个问题。目前至少有一个证据表明,这种网络能够学会思考。我们也有充分的理由怀疑,该过程一旦在没有时间、能量和存储空间限制(如人脑受到的限制)的环境中被唤醒,就将出现数学家欧文·古德(IrvingGood)所描述的“一台坚信人类不会思考的机器”。

在数字计算机出现之前,自然界就利用数字(以核苷酸编码链的形式)来进行信息存储和错误修正工作,但并不用于控制。能够在代代传承(遗传)的指令中引入一键式修改,对于进化机制而言是个实用的功能。但在现实世界中控制每天甚至每毫秒级别的行为时,这一功能将成为致命缺陷。在实时控制方面,模拟过程则要犀利得多。

时间允许与单纯变得越来越聪明不同,能够自我思考的机器更可能是模拟而不是数字的——尽管它们可能是以数字元件为基础组成,以更高级别的进程形式运行的模拟设备,就和当初数字计算机在模拟元件上运行进程的形式首次被唤醒一样。

我们目前正身处一场模拟革命的中心,但不知为何这是一场不敢自报姓名的革命。当我们进入“该不该说数字计算机已经有思考能力”这场争论的第70个年头时,却已经被爆炸式增长的模拟进程团团包围。这些模拟进程的复杂度和意义并不潜藏在那些基层设备或编码的本体之中,而是由它们形成网络的拓扑结构和连接之间的脉冲频率决定的。比特数据流被当作连续函数对待,就像真空管对待电子流、大脑中的神经元对待脉冲频率一样。

我相信模拟计算机具有思考能力。我隐约感觉数字计算机有朝一日也将获得思考能力,但前提是必须先成长为模拟计算机。真正的人工智能有足够的智能隐藏自己。如果人类对人工智能有信心而不是死磕证据,一切都会变得更美好。

注:通过《图灵的大教堂》(Turing’s Cathedral)一书,读者既可以了解数字宇宙的起源,又可以领略作者对数字宇宙未来的敏锐洞悉。这一著作堪称关于计算机起源的最好著作,其细节丰富到超乎想象。该文简体字版已由湛庐文化策划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