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斯·霍尔沃森(Hans Halvorson):普林斯顿大学哲学教授
依照任何一个有关“思考”的合理定义,我都对“计算机拥有真正的思考能力”这一观点表示怀疑。但如果计算机真能思考,那么思考就不是人类特有的能力。是否还有其他一些东西,能体现我们人类的独一无二呢?
有些人认为,因为我们人类享有某种“神性”,因而独一无二。这也许算是一种解释,但它并不具体,我们不能从中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信息。设想我们遇见了智能的外星生物,那我们又该如何根据这个观点,来判断这种外星生物也有这种“神性”呢?我们能否再给出一些更有实际意义的人类独有的特征呢?
我想,人类区别于思维机器的显著特征是:人类能够对思考本身进行思考,而且能及时地摒弃对自身无用的想法。
人类在反思自身思维规律的过程中,一项最为突出的成果,就是最早由斯多葛学派学者和亚里士多德发现的逻辑学。这些古希腊哲学家问道:“理性思考背后的规律是什么?”并非偶然的是,20世纪符号逻辑的发展促成了思维机器——计算机的发明。一旦我们认识到了思维背后的逻辑规律,那么制造出遵从这些规则进行思考的机器便指日可待。
我们还能把这些发展再往前推进一步吗?我们能否制造出不仅能够思考,而且还能进行“元思考”(即,对思考本身进行思考)的机器?一个让人感到有趣的可能性是,如果机器能进行元思考,那么这也就意味着它会拥有自由意志之类的东西。还有另外一个有趣的可能性是:我们正在接近制造出有自由意志的量子计算机的边缘。
确切地说,元思考到底是什么?我将从符号逻辑的观点来说明。在符号逻辑里,一个“理论”由一种语言L和一些用来明确句子间逻辑联系的推理规则R组成。在这样的框架里,我们可以做两件有明显差别的事。第一件事:我们能在该框架内进行推理,即根据规则R,用语言L来做证明。如今的计算机运行机制正是如此,因此它们的“思考”是被限制在一个固定的框架内的。第二件事:我们反思这个“框架”本身。例如,我们可以问:是否存在足够多的规则,保证我们能够推导出该理论所有的逻辑结果?像第二件事就涉及“元逻辑”了,而且它是元思考的一个范例。这是一种跳出框架、站在框架外围思考框架本身的思考活动,而不是完全受限于框架的思考。
我还对元思考的另外一种可能性非常感兴趣:如果我们接受了一个理论,那我们就必须接受它的语言和推理规则。但“理论是死的,人是活的”,我们可以自由选择对我们更有利的理论,而不必拘泥于某一固定的理论。迄今我们还没有制造出有取舍能力的机器,这是一种能在各种系统之间进行综合评估,然后作出最佳选择的机器。为什么这还不能实现?也许要做理论取舍,就要求有自由意志、情绪,或是其他一些在本质上并不属于先天智能的东西。也许人类并不具备将这些更高级的本领赋予无生命物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