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奥·夏卢帕(Leo M.Chalupa):神经生物学家;眼科专家;乔治·华盛顿大学副校长
高性能计算机在近期所展现出的超凡技术非常卓越,但并不令人惊讶。通过恰当的编程,机器在存储和评估海量数据,以及作出即时决策方面的能力远强于人类。这就是会思考的机器,因为这与人类的大部分思维过程很相似。
然而,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思维机器”这个术语也许有些不太恰当。因为机器从来不会思考永恒的问题:我从哪里来?我为何而存在?我要往哪里去?机器不会思考它们的未来、最终的命运以及遗产的传承等问题。对这类问题的追问需要意识以及自我感觉。智能机器不具备这些属性,而且从当前人类的认知水平来看,它们在可预见的未来也不太可能获得这些属性。
从目前来看,构建一个具备人脑属性的机器,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复制蕴含在思考表面之下的神经元电路。事实上,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麻省理工学院等几所高校目前正在进行的研究项目都专注于实现这一目标,致力于构建能像大脑皮层那样运行的计算机。最近,在大脑皮质神经微电路研究上所取得的进步恰好推动了这方面的发展,而且,白宫大脑计划(BRAIN Initiative)也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信息。未来10年,我们就能了解六层大脑皮质里的数十亿个神经元是如何相互联结的,以及这些联结所形成的功能电路的类型。
想要设计一台能像人脑一样进行思考的机器,这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但仅仅了解了大脑皮质神经微电路还不够,还需要了解蕴含在思考过程表面之下的神经元活动。在视觉、听觉、触觉、恐惧、快乐以及其他生理过程中,涉及了大脑的哪些区域,最新的影像学研究为我们揭示了许多有价值的信息。
然而,到目前为止,对思考时大脑内部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还没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原因有很多,不仅仅是因为我们还无法把思考过程从身体的其他状态中分离出来。不同的思考方式也会涉及不同的大脑电路:思考一场即将到来的演讲和思考一张将要支付的账单,是两种不同的大脑活动。
在短期内,我们可以期盼计算机在越来越多的领域超越人类。但是,想要创造出能够像人类一样思考的机器,我们还需要对大脑的工作机制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就当下而言,我们还无须考虑智能机器的公民权等权利问题,更不用担心有一天机器会从人类手中夺取世界的掌控权。
如果事情发展到失控的地步,拔掉插头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