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表征,能否复制出一个能表现出情感的生物

时间:2024-06-27 09:26:01

诺加·阿里卡(Noga Arikha):思想史家;合著有《拿破仑与反叛者》(Napoleon And the Rebel)

元表征,能否复制出一个能表现出情感的生物

人性的历史和技术的历史是相互交融的。我们总会用自己的认知能力去创造我们需要的物体来维持生存,从武器到衣服到庇护所。人类心智的进化就体现在技术的进化中。我们已经发展出一种元表征能力:意识到我们拥有心智,并有能力分析自己的心智,这是一种更高阶的意识。为了通过镜子来观察自己,我们通常用技术进行类比——把我们的心智与我们创造的技术进行比较。每个时代都有各自的机器,从水泵到计算机不一而足。

没有哪个人可以掌握人类至今创造的全部技术。我们创造的东西正在摆脱我们的心智。所以毫不奇怪,我们就如此轻易地想象,某种人造物变成了一种生物,有了自己的权利,赋予了和我们一样灵活的心智,甚至比我们的还要灵活。科幻小说想象的完美机器人与我们自己难以区别开来,它们可以说话,拥有知觉,能够愚弄我们,甚至攻击我们。

但是要在概念层面上思考我们的心智,我们倾向于停留在笛卡儿的二元论之上。我们很难捕捉到思考活动的具体样貌,以至于我们忘记了自己不是瓮中之脑,再发达的微电子技术也不可能重新创造出像人类大脑一样高级的构造,也创造不出充满了神经递质、酶和激素的复杂生物体。我们就是我们的身体;我们拥有的情绪在身体里也有具体化的呈现,这也深深塑造了我们的思考过程。机器正在发展任务驱动型的认知能力,但它们完美的处理过程与我们很不一样,不完美的、无常的、思维巧妙的人类拥有自我感知、本体感受,以及自我意识,正是感受让我们与“僵尸”不同。

计算机在很多我们不擅长的领域表现优异,我们也越来越多地通过机器去了解这个世界上的事情。我们把很多记忆交给谷歌,毫无疑问,我们的心智正在超越我们的身体——我们身处一个没有具象的心智与数据日益增长的网络里。思考在某些地方就是一种社会能力,思考意味着加入一项集体事业,这项事业的复杂度也是人类境况的一个特性,就像我们的化身一样。机器没有社会生活,最多可以放进一个生物组织的复杂进化集合里。它们擅长完成任务,而我们变得擅长利用它们来完成我们的目标。但是,直到我们可以复制出一个能表现出情感的生物(我不相信我们可以实现这项工程)之前,机器仍将被用作一个应景的对思想的类比,并且根据我们的需求而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