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多兰(Paul Dolan):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行为科学教授;著有《设计幸福》(Happiness by Design)
什么时候我们便可以认为机器能思考了?是当它可以计算的时候,还是当它可以理解上下文的隐喻,并相应地调整其行为的时候,又或是当它可以模仿并产生情感的时候?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依赖于我们对“思考”的定义。在很多需要意识(系统2)参与的事务处理过程中,机器都能比人类做得更好、更精准,也很少掺入偏见。可问题是,它们并不能自主(系统1)思考。我们还没有完全理解那一套能驱使我们自发地行动和思考的系统机制,因此我们也无法通过编程来要求机器具有与人类一样的行为表现。
因而,现在关键的问题是:如果一台机器能够以人类系统1的速度通过系统2的方式进行思考,那么它们的思考不就比人类更优越了吗?是的,这非常有吸引力,但语境非常重要,即在一些情境中,这是一件好事,但在其他情形下,也许就不是好事了!举例来说,机器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它们为人们打扫卫生,保持环境清洁;它们与时俱进而且懂得体贴关心受难的人;它们帮助我们克服对未知的恐惧等。但另一方面,我们可能仍然不喜欢计算机。例如,如果计算机和诗人各写了一首诗,而且两者是一模一样的,那么读者对此诗的感受会不会受到影响呢?我想,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如果读者知道了这首诗是计算机写的,那么相比于诗人的诗句,这首诗的美感就会大打折扣。读者在品味诗句的过程中,有关诗人的背景知识会在无形中给诗句增添别样的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