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想人机结合体的出现

时间:2023-11-21 01:09:02

玛利亚·斯皮罗普鲁(Maria Spiropulu):加州理工学院实验粒子物理学家

幻想人机结合体的出现

作为对人类智能的效仿,也就是所谓的人工智能正在出现,依靠的是技术的进步和对人类复杂性的研究。前者包括装备智能软件的高性能计算系统,例如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以及很多这种系统以自组织的、自主的、最优化的方式进行的连接。后者需要神经科学、基因组学和新兴的跨学科领域。

思维机器不是,也不可能是人类的翻版,因为我们尚不能宣称已弄清楚人脑的工作方式。但是思维机器,作为人类逻辑、科学和技术进步的产物,毫无疑问会在很多功能上超越人类。利用它们强大的记忆力和数据存储能力,它们同样有能力处理我们的全部知识。装备有完美的数据驱动的探索方法,它们可以从数据中检测到不同寻常的模式,并从中学习。毫无疑问,它们会编写所有东西——但目的是什么呢?

人类智能(其实很难定义)是基于知识的,从而产生出直觉、预感和激情,当面对生存问题、解决新的难题、处理未知的时候,还会产生胆识。人类智能对于进步、创新和创造力的追求近乎诗意,这些追求出现于人类的思考、感受、梦想、勇气、坚定、无畏、友好、交流、独立以及骄傲。我们是否可以把这些属性编程为一个复杂的复合体,将它赋予思维机器,让思维机器以我们现在的成就为基础开始进化?我们自己的进化到目前为止产生了一个有机的复杂智能。

最近还有很多对思维机器的技术恐慌,来自有思想却又无畏的人类。对我而言,相比于担心聪明的思维机器将掌管世界,我更担心那些被洗过脑的人或停止思考的人——因为“机器思考”不能完全替代人类的全部思考和操作。即使出现了科幻小说中嗜杀成性的赛隆人——拥有不朽的知识和意识,以及感知系统和强大的记忆力,问题也依然存在:人类智能(大脑、感觉和情感)是复杂的智能。人类智能通过把分散的事实串联起来的工具,主宰着这个复杂的世界,它是如此高效,因为它舍弃了大部分信息。

即使我们着手准备机器学习算法,并尝试用各个科学领域内的深度神经网络来模仿大脑,我们依然困惑于知识、直觉、想象力和有机的推理工具之间的连接模式。这个模式难以(或许可能)被复制到一个机器上去。无尽的、没有连接的知识集群永远是无用的、愚蠢的。当一台机器未经触发就可以主动、自发记住一件事的时候,当它可以产生和利用想法的时候,并不是因为这个想法被人类编程在算法里,而是因为这个想法与其他事实或想法相联系,这些事实和想法并不在机器的训练样本或效用函数里。这时,我就会开始希望我们能够创建一个全新的人造物种,它们可以自我持续并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同时,我还预见到人机结合体的出现:人类生育的物种利用新的机器来增强自身的能力,从而增强了所有或大多数人类的能力、愉悦感和心理需求。到了这个阶段,思考或许会变得不再那么重要,而且严格说来也不必要,因为进行日常思考的人类在机器中找到了更好的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