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iel Haun--丹尼尔·豪恩: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演化人类学研究所比较认知人类学研究项目组主任。[]
我生于1977年,你很看重1992年诞生的互联网的话,或者也可以说是网络时代到来的15年前。总之,我不太记得没有网络的生活。当我走出青春叛逆期那段黑暗和转瞬即逝的日子,互联网就已经存在了,就像在等着我一样。所以,对我来说,互联网似乎并没有改变我的思维方式,不存在前后对比的问题。即使你的目光正从灰白的长眉毛下扫过我的文章,我也能向你保证,互联网同样没有改变你的思维方式。当然,它改变了你的思维内容。互联网不仅向你提供了你正在寻找的信息,更重要的是,它给你提供了你没有寻找的信息。不过,根据我对人类思维的浅薄理解,我不认为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它的结构并未改变你的思维结构。
我给你举一个人类如何进行思考的例子。我已经告诉了你3次,互联网不会改变你的思维方式(加上这次,有4次了)。你每次读到这个观点,这样的陈述都让你觉得更为可信。60多年来,心理学家一直在报告人类有错把反复说的事情当作真相的倾向。这被称为“真相幻觉”效应。你会对常听到的事情信以为真。最先进入脑海、最容易进入脑海的想法也是如此。
包括你在内的人们相信,最先想到的例子最具代表性,也最能体现事实真相。这叫作可得性启发(availability heuristic)。让我来介绍一个著名的例子:在英语里,以K开头的单词与第三个字母是K的单词数量之比是多少?多数人认为前者比后者更常见,因为他们很容易想起很多以K开头的单词,却想不起多少第三个字母是K的单词。事实是,第三个字母是K的单词比以K为开头的单词多3倍。现在,如果你怀疑人们是否真的相信这个结论(或许因为你不这么想),就正好证明了我的说法。可得性会造成人们对真相的幻觉,重复也会造成对真相的幻觉。我可以重复这一观点,不过你已经明白了。
让我们重新审视互联网。你如何在网上寻找事实?你使用搜索引擎。搜索引擎显然有非常复杂的计算方式来决定哪些页面与你对事实的需求更为相关。但简单地说,页面的相关性是由相关页面链接到这个页面的数量决定的。这是重复,不是事实。然后,搜索引擎会为你呈现一系列经过排序的网页,这一过程也决定着资源的可得性。重复率决定可得性,两者共同创造了真相的幻觉。因此,互联网只做了你会做的事情而已。它并没有改变你的思维结构,因为它只是在模仿你的思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