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东尼·阿吉雷(Anthony Aguirre):加州大学圣克鲁斯分校物理学副教授。
最近,我想要了解一下20世纪的中国,不需要深入而学术性地了解,只需要保证我写的东西不那么离谱就行。维基百科真是完美!更多时候,我在天体物理学和宇宙学方面的工作需要用到arXiv、ADS(天体物理学数据系统)和SPIRES(斯坦福物理信息检索系统)等数据库。这些数据库能帮助我便利而有序地获取所有研究和写作中可能用到的文章和信息。
和我大多数的同事一样,我会经常运用这些数据库,也不得不花费相当多的时间处理电子邮件,而这些事情都需要连接网络来完成。网络是我学术研究生涯的核心工具。不过对于我来说,最有价值的事情是偶尔产生的、真正有创造性的领悟和洞见。回顾我的一些研究成果时,我意识到没有任何一个领悟和洞见是在上网时产生的。
考虑到我上网时接收的信息与知识量是如此之多,这一点显得非常奇怪。并且,由于网络是无处不在的,我也因此会产生担忧。领悟正如快乐与金钱:有了希望、运气和努力,你就能得到一些。但是,要使其最大化,就要以更加慎重的方式小心观察对其有利或不利的因素,在此基础上做出明智的决定。
就这样,我进行了一项小实验。我们来回顾下我的研究,我挑出了10个我认为比较重要的想法或领悟,现在我还能回忆起来它们产生时的情景。根据我的记录,有2个想法是谈话时产生的,有1个是听人讨论时产生的,还有1个是走路时产生的,有2个是坐在书桌前研究和思考时产生的,还有4个是写作时产生的。没有一个是浏览网页、看文章、写邮件等网络活动期间产生的。这种现象说明了两个明显的问题:互联网为什么像是领悟和洞见的敌人?如果有办法的话,我能做点儿什么改善这种情况吗?
仔细查看了我的记录后,就第一个问题我想到了几种可能性。第一种,来自互联网的信息输入太快了,没有给大脑时间和空间来处理这些信息、将其融入已有的思维模式中并思考其含义。这并不是互联网本身的错。但是,互联网庞大的信息量(包括对单独话题的短期处理,以及强大的搜索能力)导致大脑过于快速地接收信息。与之相反,多数的讨论和讲座则没有那么高效,信息的载体和内容不是无聊就是过于晦涩,给人留下了思考的空间。
第二种,总的来说,网络传播与读书一样,是单向的。而根据我的记录,产生领悟需要积极而艰辛的思考和论证训练。
第三种,这与互联网鼓励的思维方式有关。在多种想法与数据群相互交织的网络中,即时获取信息的能力尤为重要。然而,对于深入的理解——具体来说就是对谨慎追寻思维线索而产生的理解,互联网并不是很有帮助。我常常发现,互联网的作用在于将我从思维之路上引开,走向岔路,而非帮助我继续走下去。
第四种,但也可能是最关键的一点,我的经验是,真正有创造性的领悟需要我们在知识荒野中进行漫长而不懈的努力。我还有许多事情不了解,每发现一件先前不了解的事情就会非常兴奋。我认为培养一颗“无知”的心很重要,可以让人去探索有趣的奥秘,并愿意在其复杂与混沌中花费心力。奋力前行之时,在混沌的探索中保持愉悦,不畏惧犯错,不畏惧多次地犯错,这是我产生思维成果的关键。而互联网呢?互联网并不鼓励这种思维。互联网想要我们了解,并且立即了解。互联网的基本建构就是即刻学习。我不仅担心互联网会使得我们重视信息而轻视理解,还担心它使我们过于习惯即时的信息满足。互联网的光亮剥夺了我们在神秘而丰富的未知世界中徜徉的机会。
当然,别人可能对领悟的产生原因及条件有不同的体验,对互联网也是如此。但我敢打赌我的感受并不罕见。所以,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我的第一反应是,在我的学术生活中大幅度禁止互联网的运用,但这既困难(和很多人一样,我有一定程度的网瘾),又会产生反作用。信息是重要的,而互联网则是发现和集中信息的最佳工具。
但是,实践告诉我,这一工具应当被用在正确的位置和时间中,并需要更多地与思考、深入反思、整理想法和写作等创造性活动隔离开来。也许我们不应将互联网看作大脑的延伸,而应将其看作图书馆,我们偶尔去收集素材,然后把素材带到其他地方,带到我们有时间和空间感到无聊,看不到干扰,并可能陷入难题的地方。这样,我们才能创造机会让一些非常有趣的事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