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特·里德利(Matt Ridley):著名科普作家,牛津大学动物学博士,国际生命研究中心创始主席,著有《理性乐观派》。
互联网是思想观点的终极杂合场所,是文化基因的最高求偶竞技场。文化和知识发展就像生物进化一样依托于性。不然,它们就永远只是垂直的传输系统。性使生物得以有效利用种群中时常发生的基因突变,而互联网则使人们得以有效利用世界各地其他人的各种想法。广播和印刷媒体也能做到这点,再往前追溯,文字、语言也承担着这样的功能,但互联网使这种活动变得更加高速而激烈。
思想交流和知识专业化是推动文化和知识发展的动因,而互联网鼓励思想交流的功能也促进着知识的专业化。也许某个地方的某个人可以回答我的问题,在网络时代找到这个人比以前容易多了。能回答我问题的人常常是新闻界和学术界以外的业余爱好者,他们碰巧知道某些特定知识。例如:我怀疑温暖海域(而非正在迅速升温的海域)不适宜生长珊瑚礁,于是在网上搜寻,找到了这样一个问题:“海洋中有哪些区域温度太高,使珊瑚礁无法生长吗?”一位刚从波斯湾靠近伊朗地区回来的司机在博客留言中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说在那里看到了在35℃的水中生长着多样且繁盛的珊瑚礁(那里比大堡礁的温度高10℃)。
这改变了我对人类智慧的传统认识。之前,我从未花太多时间对智慧进行学术探究。智商极高的人们有时极其愚蠢,愚蠢的人有时比聪明的人更适合做领导者,类似的悖论还有很多。我发现,其原因在于人类智慧是一种集体现象。如果50个愚蠢的人相互交流、专攻某个领域,产生的集体智慧会比50个不这么做的高智商之人所得更多。正因为如此,某个种族比其他种族智商更高、某个公司雇用的员工比其他公司员工智商更高这种事情无关紧要。如果我被困在一个孤岛上,我希望与中等智商却善于沟通的普通人相处,而非一群天才。互联网是人类智慧集体性特质最新、最好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