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应该激发对话并建立联系

时间:2024-11-30 10:44:04

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Hans Ulrich Obrist):

伦敦蛇形画廊策展人。

策展应该激发对话并建立联系

最近,“策展”这个词越来越流行了,它几乎出现在一切场合里,无论是艺术大师的画品展出,还是创意集市的作品陈列。这种流行当然是有风险的,其概念超过了其实质的功用。但我认为“策展”一词确实有了更为广泛的应用范围,因为现代艺术在思想的推广、信息和图片的传播,以及学科知识和实物作品的流动方面,都具有不可忽视的特点。这种扩散使筛选、激活、统筹、规划和记忆等活动,成为21世纪越来越重要的基本指南。而这些都是策展人的工作,策展人已经不再是人们印象中用一堆东西塞满展览空间的人,而是能促进不同文化层面的人相互交流、开发展览新功能、造就偶遇收获的重要角色。

米歇尔·福柯曾写道,他希望他的作品能够成为世人的理论库,为人们提供理解世界的概念和模型。对我来说,身为作家、诗人和理论家的格利森特(?douard Glissant)就是这样的工具库。很早之前他曾说过,目前的全球化带来了同质化危机(他不是提出此论调的第一人),相应地也让一些人选择固守自己的文化。对于这两种潜在的危险,他提出了“整体性”(mondialité,法语)概念——能够明确文化差异的全球性对话。

这一概念启发了我的策展思路。其实作为一个策展人,不仅有在当地策展的压力,将展品打包从一个城市运往另一个城市的全球巡展也是巨大的压力。这就是全球化带来的同质化。借鉴格利森特的思想,策展应该建立起与当地的联系,根据当地的具体环境改变展览策略,并且通过接纳反馈建立起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动态系统。

在这个意义上,策展不应该是静态的展出和永久不变的展品,而是应该激发对话并建立联系。建立这样的联系,传播新知识、新思想,推出那些未来能启发多个领域艺术灵感的作品,才是策展的灵魂所在。

但是,如果策划一场21世纪先锋展览则另当别论了。正如提诺·赛格尔(Tino Sehgal)所说,时至今日,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无法自我预测的时代。以前,匮乏一直是科技创新的根本动力,现如今不仅不再匮乏,而且在全球范围内是生产过剩和耗能过量的。因此,关注超越物质本身的意义更为重要,选择展品、展出和对话是人类创造和交流真正价值的途径,我们不能再依赖于那些古旧而不可持续的方式。策展将带领我们做出这样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