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德·尼斯贝特(Richard Nisbett):社会心理学家、美国密歇根大学文化认知项目中心主任,著有《开启智慧》(Intelligence and How to Get It:Why Schools and Cultures Count)。
我想先提出三个假设和问题:
1.某大学需要撤掉他们的旧医院,成本估算表明,翻修旧医院的价格和拆掉重建的价格相当。支持翻修方案的人认为,原来的医院就已经耗费巨资,如果拆掉它就太浪费了;而支持重建方案的人认为,新建的医院一定比翻修的更现代化。你认为他们应该翻修还是重建呢?
2.戴维是一名高三学生,正在考虑上哪一所大学。有两所大学,在声望、学费和离家距离这三个条件上几乎一样,而且他在这两所大学里都有朋友。这些朋友都认为:相较于B大学,A大学的生源更好,而且更适合戴维。然后戴维去两所学校各体验了一天,但形成的印象截然不同。他在A大学遇到的几个学生既不有趣也不友好,而且好几个教授都拒绝了他的申请。但在B大学,同学们表现得聪明又友好,而且还有两位教授对戴维表示了兴趣。戴维应该去哪一所大学呢?
3.“如果卡片的正面是元音字母的话,它的背面一定是一个奇数。”如果要你确认这个假设的正确性,你将最先翻动以下哪一张卡片?
下面是有关这些问题的思考:
问题1:如果你因为旧医院的造价很高而支持翻修方案,你就陷入了经济学家所谓的“沉没成本陷阱”(sunk-cost trap)。旧医院的建造成本对于目前的决策已经没有意义了(已经沉没)。阿蒙斯·特韦尔斯基(Amos Tversky)和丹尼尔·卡尼曼用一系列的实验证明我们能够有效抵御沉没成本的诱惑:
如果你买了两张今晚NBA球赛的门票,赛场离你家40公里。眼见天开始下雪,而且你发现你喜欢的球星因为受伤无法上场。你会继续去看球呢,还是浪费门票呢?
如果按照经济学家的思维方式,你应该反问自己:“如果票不是你买的,而是朋友免费给你的,这样的情况你还会去吗?”如果答案是:“开玩笑!外面在下雪,而且我喜欢的球星又没来,我还去看什么呀?”那么你对于自己买票情况下的答案应该也是一样的,因为你买票花的钱早已经与你无关了——成本已经沉没,哪怕你勉强自己去看,钱也已经花出去了。沉没成本陷阱虽被经济学家万般推崇,但我觉得大学课程里并没有好好教授大家这一概念,反而是像球赛门票这样的日常生活情境让我们获益匪浅。
问题2:如果你认为戴维又不是你的朋友,他喜欢哪所学校就去哪一所呗,那么你显然还没掌握“大数定律”(the law of large number, LLN)概念。戴维只有一天的体验经验,而他的朋友却有着日复一日的经验。除非戴维的朋友品味诡异,他才应该对朋友的建议置之不顾,执意选择初始印象更好的B大学。任何一所大学的统计课程里都会教授大数定律,而且这一定律是某些统计课程中的基本工具。
问题3:如果你选择翻开“U”和“8”的卡片,心理学家沃森(P.C.Wason)和约翰逊-莱尔德(P.N.Johnson-laird)会告诉你,你和90%的牛津大学学生的答案一样。但是,很遗憾,你们错了。显然,你们没有理解“条件句逻辑”(the logic of the conditional)的概念。“如果A,那么B”命题的成立不仅要求A和B协同出现,而且要求非B不能和A协同出现。显然,大学逻辑课程的学习对回答问题3几乎毫无帮助。哪怕是一个哲学系博士,恐怕也很难教他人在日常生活中有效地应用条件句逻辑来思考上述简单问题,更不用说那些复杂奥妙的问题了。
有些“简化抽象概念”是非常“微妙”的,它们是认知工具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另一些算法则比较晦涩难懂。如果教育者想要提升人们的思维能力,他们需要分辨出哪些算法可以教授给大家。几个世纪以来,教育家们都认为只有形式逻辑能锻炼思维技巧,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更聪明,但这显然有所偏差,伯特兰·罗素曾说,欧洲中世纪那些修道士所推崇的三段论和他们本身一样毫无趣味。但是,现在有一些重要的概念,当然也包括Edge普及的这些,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对于教育者来说,当务之急就是找出那些容易传授的概念并将它们普及到大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