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迪·克拉克(Andy Clark):爱丁堡大学哲学家,认知科学家,著有《超尺度心智》(Supersizing the Mind)。
对结构化语言的迭代学习阐释,是一种让大脑变得清醒的美妙的阐释,它用全新的方式彰显了语言的起源和作用。对人脑极力去适应人类的语言学习观点,该阐释展现出强大的另类观点,以此来描述人类语言极力去适应大脑中学习工具的形状。
其核心思想是,语言本身就是一种适应系统,它会改变其形式和结构,从而演变得更加容易从而方便主宰者(人类)学习。据我所知这个普遍观点首次出现于1997年特里·迪肯(Terry Deacon)发表的《象征性物种》(The Symbolic Species)的论文中,并被诸如西蒙·柯比(Simon Kirby)、莫滕·克里斯蒂安森(Morten Christiansen)等计算语言学家们深入探讨。其中大部分成果都来自于电脑模拟,但在2008年柯比等人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表的论文中,以人类受试者的实验证据,扩展了以前基于模拟的证据。
在这些实验中,他们教给受试者一种由“语串/意义”配对而成的人工语言,然后对他们测试这种语言。有些测试项目是训练中特别提及的意义,其他项目则具有崭新的意义。接下来,来个小把戏:有“新一代”的受试者,他们不是通过最初的项目学习,而是通过从上一代留下的资料来接受训练。因此语言被迫经历隔代瓶颈,上一代包括错误和变更的选择作为参考资料提供给下一代。其结果是,实验者发现对比之前的模拟结果,这种累积文化进化的语言,变得越来越简单易学,同时也表明,结构和音调变化也会变得更有规律性。这是因为语言会用一种适应主体(主宰者)基本偏好的方式来改变和变形。换而言之,语言会调整到使那些试图学习的使用者更容易学习。原因在于学习者的期待和偏好会影响他们如何回应实际的训练项目,同时也影响着当新项目出现时,他们会做出怎样的反应。
因而语言的行为就类似生物体适应某个环境的领地的行为。
而对于语言来说,我们就是这块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