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萨巴格(Karl Sabbagh):作家,电视节目制片人,著有《记住童年:记忆是如何背叛我们的》(Remembering Our Childhood: How Memory Betrays Us)。
当观察结果无法由当前的理论加以阐释时,就需要有新的科学阐释诞生。科学方法的力量,就在于其极为丰富的理解,能够从一个尝试之中,涌现出新的阐释。这就像是一个倒置的金字塔,最初以观察到的现象作为起点,其往往只是略微偏离了规则,然后不断扩展推理层级,层层递进,直到整个金字塔能够提供令人满意和确定的全面阐释。
我所心仪的这类阐释之一,可追溯到1972年,是在非洲中西部加蓬的上奥果韦省的奥克洛所产铀矿的例行抽样中,研究人员所观察到的一个小小异常现象,之后在法国实验室进行了分析。自然存在的铀岩样本,通常含有两种类型铀原子:铀238和铀235两种同位素。大多数原子为铀238,但有0.7%为铀235。事实上,更为准确地说,这个数字是0.72%,但当样本抵达法国时,测到的数值“仅为”0.717%,这意味着,比预期的铀原子235少0.003%。
我们现在已经知道,这样的比例差异只会发生在核反应堆的人工环境中,铀235在连锁反应中被中子撞击,从而导致比例发生了变化。但是这个样本是来自加蓬的矿场,当时整个非洲大陆并没有核反应堆,所以这个解释并不成立。或者说这个解释有可能成立吗?
差不多20年前,科学家曾主张,在地球的某个地方,可能曾经使铀矿床像天然核裂变反应堆那样运转过。他们提出了如下3个必要条件:
1.矿床大小应该大于诱导裂变的中子路径的平均长度,即70厘米。
2.铀235原子要比现在天然矿石中的含量更高,大致在3%而非0.72%。
3.必须有核反应堆中的所谓的减速剂,即一种能“覆盖”射出的中子并使其减缓的物质,让中子更易于诱导裂变。
这3个条件完全适用于20亿年前的奥克洛矿床。矿床面积比最初的预测要大得多。并且,铀235的半衰期为7.04亿年,约为铀238衰变速度的6倍,因此在前几个半衰期中(大约为20亿年),矿床中会有更多的铀235,足够诱导可持续的连锁反应。以此倒推,这两种同位素的相对比例约为97:3,而不是如今的99.3:0.7。而且,岩石层起初是可以与地下水接触的,这表明会有如下的事情发生:
连锁反应应该发生在被水所包围的矿石中,所以铀原子曾分裂并产生热量。热量将水变成水蒸气,破坏减缓核反应的能力,从而使中子逸出,反应停止。水蒸气凝结成液态水,用来覆盖中子的发射。更多中子被保留下来,使得原子进行分裂,并重新启动连锁反应。
通过解释一块小石子中两种原子比例所具有的细微异常,引领了关于数十亿年前,在地球的特定地点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的描述。在1.5亿年期间,天然核反应堆会持续半小时,并放出热量,然后关闭反应堆两个半小时后再次启动,平均产生了100千万功率,犹如汽车发动机的动力。如此的阐释不仅深邃、美妙又优雅也让人难以置疑。该理论不依赖于观点或偏见或欲望,与其他诸多有关世界如何运作的“阐释”截然不同,这是最佳的科学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