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利性偏差

时间:2023-11-20 04:09:03

David G. Myers:戴维·迈尔斯:心理学家,美国霍普学院心理学教授,:著有《迈尔斯直觉心理学》。

自利性偏差

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对自己评价很高,社会心理学家称这种现象为“自利性偏差”,虽然它有时很有趣,但更多时候是有害的。

我们总是对成功和好事全盘笑纳,对失败和失误却急于撇清。

在实验中,那些被告知已经“成功”的人们总是笃信结果,并将此归因于自己的才能和努力。而一旦“失败”,他们就会把结果归因于外部因素,例如,运气不佳,或者辩称那本就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们在拼字游戏中获胜,是因为天资聪颖;而一旦失败,则只是因为“我只是卡在一个小儿科的问题上而已”。在那些赢得或输掉比赛的运动员、得了高分或考砸了的学生、盈利或亏损的企业管理者身上,我们总能看到自利性归因。只有当我们遇到挫折时,才会咆哮:“我到底做错了什么,要遭遇这样的事情?”相反,人生顺遂时,我们却几乎从不自省。

优于平均现象:我有多爱我自己?让我来告诉你。

事实上,并不是只有乌比冈湖的孩子才智超群。在美国大学理事会一次针对82.9万名高三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中,没有人在评价自己“与他人相处的能力”时认为自己低于平均水平,60%的人认为自己处于前10%的水平,而25%的人认为自己高居前1%。与一般的同龄人相对比时,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会认为自己更聪明、更好看、更公正,也更有道德感,还会认为自己更健康,将来可能更长寿。这就像弗洛伊德的那个笑话——一个男人告诉他的妻子:“如果我们其中的一个人死掉,我就搬家去巴黎。”

在日常生活中,有超过90%的司机认为自己的驾驶水平高于一般的司机。在大学教员的调查中,超过90%的教员认为自己比一般的同事更优秀(这导致一些人在认为自己怀才不遇时感到嫉妒和气愤)。当夫妻判断自己承担家务的比例时,或者当团队成员评估自己对团队的贡献程度时,他们自我评估的比例总和往往高于100%。

对自利性偏差及相关概念(盲目乐观、自我验证和内群体偏差)的研究都让我们领悟到文学和宗教的意旨——失败源于骄傲自满。积极地认知自我和我们的群体能让我们远离抑郁,缓冲压力并充满希望。但是,这也会带来夫妻不和、谈判僵持、倨傲歧视、民族自大甚至是战争。警惕自利性偏差能使我们摆脱虚伪的谦虚,培养出既认可自己天分又尊重他人才华的谦逊。

注:本文作者戴维·迈尔斯著作《迈尔斯直觉心理学》中文简体字版已由湛庐文化策划,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