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研论文的“动物大全”中,我们会发现,很多研究都是关于音乐对动物的影响的。比如,音乐可能会促进母鸡大脑的生长——也许是因为那首著名的《小鸡也疯狂》吧,可相反的是,就算你给孩子们单曲循环播放这首歌,对他们也没什么作用——也许能让避难所里的狗安静下来。但必须要承认,效果也不是那么普遍的:对狒狒、大猩猩、马、羊,甚至鱼(但是不包括浣熊),实验都没有得到任何有说服力的结果。
在来自美国的3人研究团队——威斯康星大学的心理学家查尔斯·斯诺登和梅根·萨维奇,以及马里兰大学的音乐学家大卫·泰伊——看来,那应该是因为实验设计者们都没有考虑到动物们的听觉特性,而往往情况都是这样的:给动物们听莫扎特的音乐或贾斯汀·比伯的歌曲(啊,不!良心上说真不该这样)是不会有用的,因为它们感受到的频率和节奏与人类是不同的。
《动物行为学应用》杂志曾刊登过一篇文章:研究人员给猫听了两段音乐,节奏与它们的沟通系统相匹配。由于猫的声音比人类的更尖,所以曲子的音域要比我们的音乐平均高了两个八度。第一支曲子叫《科兹默的空气》,研究人员在其中加入了类似于“喵喵”声和隐约的猫咪呼噜声的滑音。而第二支名叫《鲁斯第的民谣》,频率与小猫吃奶时的吮吸频率一致,它还包含了几种鸟叫声:如果你觉得不错,也可以把它当成一种音乐。因为考虑到还要取悦人类(通常,这些小猫都是“屈尊”与人类共处一室的),这些音乐都非常类似于冥想音乐。
音乐就绪,研究人员请来了47只年龄从5个月到19岁不等的猫咪,在它们的“猫屋”中安装了两个音箱,一个播放两首猫咪的音乐,另一个播放人类的音乐(既不是野猫乐队的歌,也不是流浪猫乐队的歌,而是弗雷的《哀歌》和巴赫的《G弦上的咏叹调》),以便进行对比[1]。来好好享受音乐吧!每次的实验过程都会被拍摄下来,用以观察猫的行为,清点它们有多少次将脑袋转向这个或那个音箱,并且靠近它,用鼻子闻,用爪子挠,发出呼噜声,或是离开猫屋,发出低吼声,弓起背……
实验结果一目了然。费里克斯[2]与同胞们对喵喵音乐表现出了一定的兴趣,而对弗雷和巴赫的音乐反应却很冷淡。文章的第一作者查尔斯·斯诺登认为,在这个崇尚动物福利保护的时代,给我们长毛发的同伴、长羽毛的同伴甚至长鳞片的同伴播放它们的专属音乐完全是可以实现的事情。他预测:“一百年后,需要告诉人们,音乐曾经是专属于人类的。”不过,如今在FM调频搜台时,我们已经有这种感觉,电台节目的受众已经不太像人类这一物种了。
[1]译注:野猫乐队,20世纪60年代成立于法国的一支摇滚乐队;流浪猫乐队:20世纪70年代末成立于美国的一支乡村摇滚乐队;加布里埃尔·弗雷(1845—1924),法国著名作曲家和管风琴演奏家,被誉为“法国的舒曼”;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1685—1750),德国作曲家,杰出的管风琴、小提琴、大提琴演奏家,被尊称为“西方近代音乐之父”,《G弦上的咏叹调》又名《G弦之歌》,是巴赫的代表作品之一。
[2]译注:法国人对猫的另一种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