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燥科研论文创作贴士

时间:2024-06-26 22:17:04

这是发生在一位斯堪的纳维亚博士生身上的故事,他撰写了自己的第一篇科研论文。鉴于他的研究结果并不缺乏个性和幽默,情况就比较紧急了:文章的风格与实验操作所需的严格要求——“又烦人又无个性”格格不入,所以,公开发表希望渺茫。想让这位同学从各种创作规则、各种拗口又难懂的专业术语中摸索出做论文的标准体裁和必备的“万能钥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可这正是能让他的论文成功发表的关键。

正是因为这个真实的故事,丹麦生物学家凯加尼·桑德-詹森展开了一项趣味十足的研究,并将结果发表在了2007年的生态学杂志《家园》上。这位科学家可没忘了在文章中提到:大部分科研作品都非常难理解。他甚至确信:“科学本应是有趣的、引人入胜的。当他们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拿到经费,收集数据,计算,当一切准备就绪,只待将这激动人心的结果公开发表时,很不幸,最后的工序——编辑,实在是太难了。”另一方面,即使凯加尼·桑德-詹森没有说出来,但他也明白,“要么发表,要么灭亡”的政策迫使科研机构在笔杆子的作用面前牺牲了自己的品位。因此,为了帮助同事们打造论文,让行话满篇的“文字堆”——这是行规——质量不再打折扣,我们的英雄列出了枯燥科研论文的10项创作法则以供参考。

枯燥科研论文创作贴士

1.放烟雾弹。避免选择精准的研究角度,避免提出清楚的实验假设。宁可多问题、多理念、多关系,相互混杂。重要方面和细节论点都要做夸张处理。

2.舍弃任何创新观点和个人见解。

3.篇幅要长,不要觉得在初稿里花两页纸描述一块难消化的16寸阿尔萨斯奶油圆蛋糕有什么不妥。

4.舍弃任何一个可能会开辟一条研究新路的想法。

5.虽然我们都知道一幅好图示比大段的文字更给力,但请尽可能撤掉图解,尤其是那些看一眼就能懂的。另外,千万不要让读者知道一张好表格能让他们瞬间就搞明白。

6.不要将每个推理步骤都展开。见鬼,看文章的人也总得干点活儿吧!

科学本应是有趣的、引人入胜的。

7.尽可能多地使用技术用语缩写词。简而言之,讲同行密语。不能让各学科实现互联互通,要保证下一批学生跟你一样遭罪。

8.放弃幽默,禁止使用现有词。如果你发现了一个新物种,请用一个既难读又难背的单词命名。

9.生态学研究中,请将待研究的活体生物看作简单的数据,当成表格中的数字,省得你写出过于诗意的大作。

10.万一你没能遵守以上9条法则,万一你的文章非常清晰透彻,那就塞些引文,让文章保持可接受的枯燥程度。

很显然,这些“绝妙”的法则对于新闻类院校的学生同样值得好好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