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除非是遭遇海难、流落荒岛的人——会错过2014年在巴西举办的这场全世界的足球盛事,我们说的当然就是世界杯了。即便是对运动不怎么感冒的男男女女,也能从这项比赛中找到几个科学研究的关注点。事实也正是如此,对研究人员而言,有了假摔艺术家们充满想象力的表演,足球场真是个不可多得的骗局研究大实验室。
曾几何时,抵住风力和潮汐力的作用、绕过腿和球鞋使出的绊子[1],仍能保持站立,都是足球运动员引以为荣的事情。而如今,一个个比海格力斯[2]都强壮的小伙子,一丝风拂过就摔倒了,就好像是脚下的钉鞋都被香皂替换掉了似的。当然了,很多时候摔倒都是因为犯规造成的,可是这草坪上的骗术传播得就像鼠疫一样快。这种“坏习惯”引起了一个澳大利亚研究团队的注意,他们研究的是动物世界中的骗局。理论上,为了生存,骗术的使用是非常有节制的,否则就成了《狼来了》的故事。只有既得利益增大时,欺骗信号的频率才会增高。不过问题在于,几乎没有什么动物能让我们检验这一观点。因此,一个想法应运而生:利用足球运动员和摄像机录下的所有细节。这不就是一个完美的动物体系吗?
在足球场上,信号发射方(就像受到了机关枪一阵扫射似的攻击而倒地哀嚎的球员)给信号接收者(裁判)发出一个信号(跌倒),接收者需要破解这个信号是真(他真的是被铲倒)还是假(假摔),并以此为依据做出裁定。在这篇2011年发表于《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杂志的研究文章中,来自澳大利亚的研究人员全身心地投入了这项趣味十足的研究中:仔细观看法国、西班牙、德国、荷兰、意大利及澳大利亚甲级球队间的60场比赛。他们将每一声哨响的犯规行为分成3类:真实的犯规、肢体接触后夸大性的摔倒以及货真价实的假摔。
一个个比海格力斯都强壮的小伙子,一丝风拂过就摔倒了。
如理论所指出的,真实犯规的次数远多于假摔的次数。2803次记录在案的摔倒中,只有6次是纯粹的“电影特技”。研究人员还发现,靠近对方球门时,球员“跳水”[3]的次数会增加两到三倍,也是在这一区域中,被“陷害”者受到惩罚的情况会更加频繁地出现,可能是因为裁判一般离假摔现场较远吧。此外,还有很重要的一个教训,那就是几乎所有骗局的制造者在比赛中都未受到任何惩罚……
为了完善科学“通天塔”中有关作弊球员这一部分的内容,我们建议世界杯裁判员们好好研究一下两位英国研究人员2009年发表在《非语言行为》期刊上的文章。文章着重描述了“跳水球员”的经典姿势,即拱形姿势,它因身体呈现出的不自然曲度而得名,而这种曲度在真实的犯规动作中是不可能出现的:头部向后,胸部向前,双臂整体向上抬起,腿部从地面弹起。当看到这种“燕式跳”的新花样时,我们会觉得,这些寻求突破的“回力球投手们”[4]其实大可以在奥运会的另一个项目上有所成就,那就是高台跳水。
[1]译注:作者在这里带有讽刺的意思。
[2]译注:古希腊罗马神话中的大力神,也叫赫拉克勒斯或赫丘利,神勇无比,力大无穷。
[3]译注:足球运动术语,因为英语中“跳水”和“假摔”都用diving一词,所以假摔也被称为“跳水”,做出假摔动作的球员也被称为“跳水球员”。
[4]译注:这里的回力球指巴斯克回力球,是一种流行于西班牙全国和法国西南部地区的快速球类游戏,选手用由特殊材质制成的长勺形手套掷球,作者此处也是通过比喻以示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