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今晚愿意与我共度良宵吗?

时间:2024-11-30 03:26:04

这是《心理学与人类性学杂志》在1989年刊登的一篇文章,而它的发表足足推迟了……11年。在解释这一延迟的原因之前,我们先来介绍一下它的第一作者卢塞尔·克拉克。1978年,这位来自美国的心理学家对一种偏见的准确性产生了疑问,而它就像“男人与女人的关系”这种问题一样古老:男人“谋事”,女人“成事”。说得更清楚点儿就是:男人像发情的兔子,时刻准备“拔剑出鞘”,而女人却最终决定了他们的“战斗”次数。

你今晚愿意与我共度良宵吗?

20世纪70年代末,受社会风气的影响,人类对性的研究获得了大解放,熬过了拷问“人们在床上做些什么”这个漫长的时期之后,心理学家们开始将实验引入研究过程。卢塞尔·克拉克召集了9名“有想法”的学生,5女4男。他既不选太美的,也不要太丑的,只要求他们正常装扮,然后将他们安排在佛罗里达大学校园的5个地点。

他们的任务是与过路的异性搭讪——要取悦他们,以便“中奖者”是出于自愿。先给他们来一小段开场白:“我之前在学校里就注意到你了,我觉得你好帅(美)。”开场白之后就直接一点,随机在以下这3个问题中选一个,足够坦白地挑逗对方:“你今晚愿意跟我出去吗?”“你今晚愿意来我房间吗?”“你今晚愿意跟我共度良宵吗?”(姑娘和小伙儿们,如果你们以为这篇文章的题目是作者我的召唤,你们可什么结果都得不到哦)。有一百多人参与了这项实验。研究人员并没有提到是否有被扇耳光的,但结果却一目了然:一部分女性主观上对于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一起约会),对第二个问题回答“好”的数量则明显下降了很多(去搭讪者家),而对第三个问题予以肯定回答的数量为零(立刻行动)。相反,在被搭讪的男性中,问题越大胆,同意的人就越多,对第三个问题给予肯定回答的男性占总数的75%。至于另外“不可思议”的25%,研究人员明确指出,他们大多数都为自己的拒绝给出了不得已的理由。

我之前在学校里就注意到你了,我觉得你好帅(美)。

实验证实了这一偏见,其根源可能就是生物规律。如果说男性和女性双方追求的都是基因的最佳结合,那么对男性而言,他们并不需要太大的投入:他们天生就可以慷慨地提供自己的精子。对于女性而言却恰恰相反,投入非常巨大:9个月的准备,以及余下的几十年。因此,女性想找的不仅仅是一个基因提供者,而且是一个稳定的伴侣,这也就更容易理解了。

卢塞尔·克拉克和他的女助手艾莱娜·哈特菲尔德花了11年的时间才使得这一研究取得成果。1982年,他们又不得不再度开展实验以验证结果(结论并没有什么变化)。很多报刊或杂志的主编——在当时,大部分是男性——都拒绝刊登这篇文章,因为它毫不避讳地将男性定义成了一种只用下半身思考的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