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精神偶像是谁

时间:2024-11-29 17:26:01

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学说以“仁”为核心,以“礼”为手段,以实行尧舜、周文王、周武王的礼乐制度为政治目标,他对周朝极盛时期的社会政治制度非常向往,对为周朝的政治制度作出极大贡献的周公,也极为敬仰。可以说,周公就是孔子一生所追求的精神偶像。

周公,名姬旦,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因以周地(今陕西岐山北)为其封地,所以被称作周公,他是西周初期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殷周交替之际,周公辅助周武王伐纣灭商。建周次年,武王逝世,周成王年幼,由周公摄政。在摄政期间,周公制定了一系列制度,比较重要的如:广封诸侯,先后封了宋、卫、鲁、齐、燕等七十一个诸侯国,“封建诸侯”有效地巩固了西周的统治;制礼作乐,依据周朝的特点对殷礼进行损益,完善了各种典章制度,这些典章制度后来被称作“周礼”或“周公之典”,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孔子对周公一生的许多事迹极为推崇,认为可以作为后人效法的榜样。所以孔子把周公的事迹及人格作为儒家的典范,把他的仁政作为最高政治理想,而且孔子一生倡导的也是周公的礼乐制度,周公成为他心目中最向往的人物,以致于常常梦到周公。

有一次,孔子梦见了周公。梦中两人一见面,孔子就向周公请教治国之道和周初的礼乐,周公都一一作了解答。为了使孔子有具体的了解,周公还让人实地演习了一些礼乐给孔子观听。孔子觉得收获甚大,连声称谢。梦醒之后,孔子非常高兴。他曾经对弟子们说:“周朝的礼乐制度是以夏、商两代为依据的,是周公据此加以制定的,它是文明盛世的礼乐,是那么的丰富多彩!我希望能恢复周朝的礼乐制度!”

还有一次,孔子又梦见周公,与周公谈起治国之道。周公说:“要想把国家治理好,首先要重视任贤用能。我曾经告诫过我的儿子伯禽。我说,‘我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我在朝廷中的地位是很高的了。但是,我洗一次澡,就要三次把头发挽起来;吃一顿饭就要三次把饭吐出来。就这样吃不好、休息不好,随时随地地接待士人,还恐怕失去天下的贤者,你现在要代我去受封于鲁,一定要礼贤下士,千万不要以为是一国之主而骄傲自大。’”孔子听后,非常敬佩周公的大才大智和用人政策,心想:“要是当今各国的国君都像周公这样,该多好啊!”梦后,孔子曾经感叹说:“周公真是一位伟大的圣人!假如能有周公那样的才能和美德,别的什么也都不值一提了!”从这以后,孔子时时以周公为榜样,梦想着实现周朝的礼乐制度。

后来孔子从政于鲁国,他决心恢复西周的制度,施行仁政,建立西周式的国家,可是他的主张遭到了当政权贵的反对。最后,他被迫离开鲁国,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主张,结果处处碰壁,只好又回到鲁国,此时,已年迈体衰的孔子叹息道:“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意思是说,我衰老得多么厉害啊!我好久没有梦见周公了!孔子感叹自己年老力衰,无心再行周公之道了,所以才发出这样的感叹。由于孔子的推崇,周公成为后来儒家学者最为尊崇的古圣人之一,有时与孔子合称为“周孔”。

孔子的精神偶像是谁

知识链接:周公辅政的事迹

在周文王时期,周公就很仁爱,他辅佐武王伐纣,封于鲁。受封后他并没有到封国去而是继续留在王朝,辅佐武王,为周朝安定社会、建立制度。武王崩,又辅佐成王摄政。据《曲阜县志》记载:“武王十三年定天下,封公于少昊之墟曲阜,公不就封,留相武王,成王即位,命世子伯禽就封于鲁”。新建立的周王朝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商朝旧贵族们准备复辟,而周公辅政,又有违于王位世袭制中父死子继的原则,所以引起了周室集团内部的矛盾。结果残余势力即与周室内部的反叛势力勾结起来,他们的代表是纣王子武庚与[三监]管叔、蔡叔等人。结果周公东征平定三叔之乱,灭五十国,奠定东南,归而制礼作乐。

周公惟恐失去天下贤人,洗一次头时,曾多回握着尚未梳理的头发;吃一顿饭时,亦数次吐出口中食物,迫不及待地去接待贤士。这就是成语“握发吐哺”的典故。周公无微不至地关怀年幼的成王。有一次,成王病得厉害,周公很焦急,就剪了自己的指甲沉到大河里,对河神祈祷说:“今成王还不懂事,有什么错都是我造成的。如果要死,就让我死吧。”成王果然病好了。周公摄政七年后,成王已经长大成人,于是周公归政于成王,自己回到大臣的位子。

后来,有人在成王面前进谗言,周公害怕了,就逃到楚地躲避。不久,成王翻阅库府中收藏的文书,发现在自己生病时周公的祷辞,被周公忠心为国的品质感动得流下眼泪,立即派人将周公迎回来。周公回周以后,仍忠心地为王朝操劳。周公辅佐武王、成王,为周王朝的建立和巩固作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他在受成王冤屈以后,仍忠心耿耿,为周王朝的发展呕心沥血,直至逝世,终天下大治。周公临终时要求把他葬在成周,以明不离开成王的意思。成王心怀谦让,要求把他葬在毕邑文王墓的旁边,以示对周公的无比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