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三文鱼是一场阴谋吗?

时间:2024-11-29 16:44:06

转基因三文鱼是一场阴谋吗?

2015年11月19日,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了第一个可以食用的转基因动物:AquAdvantage三文鱼。早在1995年, AquaBounty科技公司就已经研发出这种转基因三文鱼,并向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提交了申请。从提交到审核通过、批准上市用了足足20年的时间。在这20年中,前15年都围绕安全性做评估。2010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终于发布了食用安全性的评估结果,也就是说已经有最专业的机构用最先进的科学手段无法证明吃这种转基因三文鱼比吃普通三文鱼有更多的风险。接下来的5年就是对环境安全性的评估。

为什么环境安全性的评估要5年之久呢?因为这是一种可以四处游动的动物,它传播基因的能力超过不会活动的植物,所以科学家要评估这种三文鱼会不会对近似物种造成竞争优势,导致其他物种绝灭,要评估它会不会过度繁殖,破坏生态系统。当然,也因为AquAdavantage三文鱼是第一个即将通过审核的转基因动物,所以公众的担忧尤其突出,为了万无一失,整套评估竟然花了20年时间。《财富》杂志曾有过统计,美国有62%的企业寿命不超过5年,所以对绝大部分公司来说20年的时间不论审核内容如何,能支撑这么久不倒闭的都不多。好在这家生物科技企业只有20多人的规模,还有其他项目可以盈利。

为什么要做转基因三文鱼?和其他转基因农作物同理:产量高,养殖成本低,所以养转基因三文鱼可以比养普通三文鱼赚更多钱。当前我们吃到的三文鱼90%都是大西洋三文鱼,也就是国内俗称的挪威三文鱼。野生三文鱼每年产卵时都要从海里游回出生地,它们要在海中经历5年时间才能成熟,只有等它们游回淡水的溪流中,才能捕到肉质肥美的个体。而其实这种方式几十年前就消失了,现在全世界吃的三文鱼中99%都是养殖的。

转基因三文鱼也是养殖的,它转进了两个基因:一个来自奇努克三文鱼,另一个来自大洋鳕鱼。奇努克三文鱼上的基因可以让AquAdvantage三文鱼产生更多的生长激素,长得更快。但是这种生长激素在温度比较低时就不起作用了,水温升高后三文鱼才开始快速生长。为了让三文鱼能在全年365天都快速生长,就需要把大洋鳕鱼身上的一个抗冻蛋白的启动子通过转基因移植过来。野生三文鱼5年才算彻底成熟,人工养殖的普通三文鱼虽然经过多年的培育筛选,也仍需3年时间才能成熟。但是对于AquAdvantage转基因三文鱼而言,18个月就足够了。这种转基因三文鱼的另外一个好处是它吃得少,如果以产肉比例来看,它比普通三文鱼节省10%的饲料。所以一旦批准上市,这家公司的转基因三文鱼会让养殖成本降低60%,从而赚更多钱。

但是要通过审核可没那么容易,最终说服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让这种鱼上市的主要原因除了食用安全性外,还有环境安全性。在双盲实验中,AquAdvantage甚至没有表现出和普通三文鱼有不同的口感。这种转基因三文鱼不会对环境造成危险主要是因为它们是在封闭的厂房里养殖,不在自然流域和海洋中,所以彻底和野生品种隔离了。批准上市后,这家公司的生产流程是这样的:鱼苗先在加拿大的一个岛上培育,长大一些后运到北美洲南部的巴拿马养肥,最后加工好运回美国。鱼苗是在淡水中养殖的,而加拿大的那个培育鱼苗的岛周围都是盐度很高的海水,即便有鱼苗逃逸跑到岛外,也因为环境差别太大无法存活。运到巴拿马后,由于这种鱼养殖的环境温度低于中美洲海水环境温度,所以在这个环节一旦逃逸到外海,其实也会因为太热而容易死亡。退一步说,即使真的有鱼从巴拿马逃出来,那还有第三个保障,就是所有转基因三文鱼都是不具备繁殖能力的雌性鱼,因为它们都是三倍体。高中生物课中我们学过,三倍体在减数分裂中会发生混乱,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所以不能繁衍后代。所以即便历经千辛万苦跑出来,没被咸死热死,最终也只能落个终老无后。其实,这种转基因三文鱼就算逃出去,终老的概率也很低。因为养殖的物种在野外往往适应力差,不止三文鱼,动物园的食肉动物放到野外也会这样,它们不会捕食,不会和同类打交道,不会躲避危险,所以很容易死亡。比如在验证对环境的安全性时,研究人员分析了养殖的三文鱼逃逸后和野生三文鱼交配的成功率,发现只有野生三文鱼的16%,而且养殖的三文鱼由于吃惯了颗粒状饲料,到了真正的大海里不太擅长寻找到新食物。在英属哥伦比亚和阿拉斯加地区统计的逃逸的养殖三文鱼中,85%的鱼肚子里都没有食物,而且养殖的三文鱼不会躲避危险,经常暴露自己,更容易被其他捕食者吃掉。

针对转基因三文鱼的疑问,AquaBounty公司也集中回答了一些有意思的问题。有人担心这种三文鱼体内的生长激素会不会过量,答案是不会。虽然这种转基因三文鱼在成熟之前生长激素水平比普通三文鱼高,但一旦长成后,它体内的生长激素就和普通三文鱼处于同一水平。它生长期体内生长激素水平高是很自然的事情,否则怎么才能长得比普通鱼还快1倍呢?在所有质疑中有一条是值得讨论的,那就是,要评价生物技术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仅仅基于科学的风险评估就够了吗?这涉及一些观念和价值观的问题。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中,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每种新产品都存在风险,比如使用微信就要承担个人隐私被泄露的风险,乘坐飞机就要承担坠机的风险,吃转基因食物就要承担未知的健康风险,那我们要不要删除微信、拒绝坐飞机、不吃转基因食品呢?作为现代人,我们如果非常担心,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找到专业机构对这些风险的评估结论。如果发现这些新事物的风险并不高于生活中对应的传统事物,那就放心接纳新事物吧,因为它们可以带给我们更多益处。可我们更经常见到的是盲从的人,从旁观者的角度看,他们实际上采取的是不同标准,比如他们担心基站天线的辐射,却享受在阳光下散步,他们不知道阳光的辐射比手机高成千上万倍。

转基因食品还常常与阴谋论联系在一起。如果你稍微了解一下转基因与反转基因圈的争论,就会发现这种言论在反转基因圈里很常见。比如说,转基因食品是政府削减人口的手段;转基因能通过FDA审核,是因为孟山都勾结了政府机构和评审机构,他们构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等等。对这些论调相信与否,也能反映一个人的价值观。如果某个言论里有很多无法证实的内容,就算听上去再有道理,其实它仍然比不上一个所有细节都可以追溯和验证的反常识言论更可靠。

转基因三文鱼是一场阴谋吗?

解读

转基因食品是最易引起争论的敏感话题之一。而阴谋论之所以容易传播,是因为科学解释和阴谋论的传播门槛不对等,后者的传播门槛低得多。想证明一个结论,科学解释往往需要花费更多笔墨,需要用到的证据更具内在逻辑关系,消化理解它们需要更好的推理、关联、分类的思维能力。而相信阴谋论的门槛就低很多,只要你相信有那么一个“邪恶”的组织总是在想方设法加害于你,整套解释就可以行得通了。

这篇文章就是这个规律的再现。要想理解转基因三文鱼不比传统食物更危险,你需要知道它为什么完成食用安全性评估还不够,还要进行环境安全性评估;为什么生长激素不会超标;为什么不会对野生三文鱼造成威胁;为什么在两地分别饲养;甚至还要触碰到“三倍体”这样稍微专业一些的生物学概念。

人们传播阴谋论似的谣言,心理动机有两种。一种心理动机是自古就有的对新技术的担忧和恐惧。你如果翻翻20世纪50年代的杂志对计算机的评论就会发现,那时候人们担心的计算机的潜在危害和最近几年担心的人工智能威胁如出一辙。更早些时候,人们还担心过交流电、照相机等等。一方面技术进步会让新产品更安全可靠,另一方面学习会消除不必要的恐惧。第二种心理动机来自最近几年网络媒体所谓的“流量生意”。点击量等于金钱,所以总会出现一波又一波借造谣赚流量的人。比较令人欣慰的是,监管部门最近几年措施得力,3年以上的陈年老谣已经很难再收割流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