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为何会有爱情?

时间:2023-11-18 06:19:02

人类为何会有爱情?

如果像诗人和文人一样去解读爱情,那爱情将永远飘在空中。在理工科思维下,之所以能形成恋爱关系、婚姻关系,之所以婚姻中会有出轨,那一定是因为我们是一种会恋爱、会出轨的生物。若非如此,同样是生物的昆虫为什么没有这样的情感呢?所以我们相信所有这些现象都可以追根溯源到一个生物基础上。

现存的灵长类动物一共193种,其中只有一种是浑身皮肤裸露的,那就是人。人的出现经历了非常久的时间。最早出现猴类的雏形是在3000万年前,那时候的灵长类动物出现了尾巴,大多数是杂食,在随后的进化中有一部分体形增大,不再善于在树木间穿梭,但也因为它们身体变得强壮,不再那么容易被地面的动物伤害到。尽管如此,所有灵长类还是生活在森林里。1500万年前,地球上森林的面积锐减,迫使灵长类分为两支:一支继续留在森林中,这一分支的灵长类就是我们今天所见的黑猩猩、大猩猩和长臂猿;还有一支选择走出森林去平原讨生活,它们将面临和大量大型动物竞争的局面,这是一个非常冒险的尝试。

以现在人的眼光看,1500万年前离开森林去平原的祖先前途是非常暗淡的。他们要想活下去就要比食肉动物更会猎杀,或者比平原上那些食草动物更会采集食物。而在1500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在这两方面都非常弱,那时的灵长类还没有进化出直接消化草原植物的消化系统。他们之前一直是吃森林中的水果和坚果,那是一种唾手可得、数量丰富的食物。但是草原上可以消化的只有植物鲜嫩的根茎,这可不是直接摘下、吃下去那么简单,光挖出来就很费事了。从前在森林里除了水果和坚果外,我们的祖先还吃昆虫、小型爬行动物、鸟蛋之类的蛋白质,但走出森林到了平原后,他们可以获取的蛋白质大都是哺乳动物了。他们奔跑速度太慢,追不上绝大部分草食性的动物,肉食性动物就更不要提了,不但跑不过也打不过。

这种劣势导致这批走出森林的灵长类动物生活得异常艰苦,他们一定面临过无数次灭绝的风险。但是经过一代代的繁衍,竟然过了几十万代,也就是到了距今200万年时还有幸存者,那时候走出森林的祖先无论体形还是生活方式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出现了社会分工。采取团体捕猎方式的动物很多,狼就是其中之一。但是百万年前的古猿有比狼更发达的大脑,他们通过更紧密的配合,使用工具和武器捕猎,捕到足够多的动物,也保证了更多蛋白质的摄入,为脑部的进一步发育提供了营养基础。

还有一个变化就是他们固定居所了,不再不停地迁移。固定居所带来的挑战更多,比如粪便的处理。粪便如果处理不好,就会让整个群体染上疾病,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寄生虫。以跳蚤为例,它们在猴子和猩猩身上几乎不长,因为跳蚤从不在宿主身上产卵,都是把卵产在有食物的窝里,卵孵化3天后就能孵出小蛆,这些就是跳蚤的幼虫,跳蚤幼虫并不吸血,只靠吃窝里的粪便残渣为生。小蛆需要2周时间化蛹,虫蛹还要过2周变成成虫,才会开始吸血。所以只要动物在一个地方居住时间不超4周,就可以避免跳蚤的频繁骚扰。但是祖先们定居后,要想不被咬,大小便就必须处理。

还有很多事情都是森林或者迁徙生活中不会遇到的,比如食物的储藏,因为我们是灵长类,3000万年前就是随手摘随时吃,全天都在不停地吃。但是很多平原上的食肉动物不能时刻有东西吃,所以它们进化出另一种进食方式。大型猫科动物一顿可以吃下体重四分之一的食物,然后一个月都可以不再进食。我们的祖先就要想法保存食物,他们的进食方式也要随之改成一天固定吃几次的模式,这样的生活节奏调整会让祖先们第一次产生时间的概念。我只是介绍了处理粪便和改变进食节奏两件事,就已经有些复杂了。我们的祖先在听觉不灵敏、奔跑不够快、力量不够大、牙齿和爪子不锋利的情况下却能一直幸存下来,靠的就是智力的发展。智力的发展也让脑部成熟的时间大幅推迟。

人类出生时脑容量只有成熟大脑的23%,平均22岁大脑发育结束。人类15岁时就性成熟了,也就是已经发育到可以交配了,但还要再等7年来完善他们在社会合作中要掌握的各种技巧和知识。相比之下,黑猩猩在出生时脑部已经发育了80%,1岁时脑部完全发育成熟,10岁性成熟。人类硕大的大脑还拖累了母亲,幼儿不能等大脑发育完全,就要从产道中出来,出生后还要经历12年的照顾,母亲才能完全放手。而其他哺乳动物,很多都是生下来几个小时就可以跟随大部队迁徙,就连智商很高的黑猩猩也只要3年就可以很好地攀爬、奔跑、跳跃、躲避危险了。

到了百万年前,古猿的生活已经进化到所有雄性一起出猎、所有雌性在固定居所抚育幼儿的模式。从这个模式开始,异性之间才形成一对一配偶关系,产生了爱情的生物基础。育儿负担沉重的动物往往会结成稳定的雌雄关系,因为雄性要外出为雌性和后代觅食,雌性要花大量时间照顾后代。大家听说最多的是南极企鹅,在那个冰天雪地的环境中必须要配偶双方照顾孩子,其实半数以上的鸟类都有这个特征。灵长类中少有存在一对一配偶关系的,唯独人类有所不同。这怎么理解呢?

如果一只生育力旺盛的雄性因为外出打猎没有守护好自己的雌性,回来发现雌性让别的雄性占了便宜,这是不可接受的。而如果雌雄之间形成了一种彼此忠诚的关系,雌性不在雄性视野内时也拒绝和其他雄性交配,那么雄性就可以放心出猎而且回来把食物交给雌性,不用担心自己花了10年心血养的却是别人的孩子。这种关系在群落中如果形成了共识,每个个体都熟知这种一对一的忠诚关系,那么雄性之间的矛盾也会大大减少。要知道那时候祖先已经会制造武器和工具了,一旦发生了激烈的矛盾,后果比一般哺乳类动物争夺配偶要惨烈,因为武器的杀伤力远高于牙齿和爪子。那些身体并不强壮的雄性,他们在狩猎活动中扮演的角色依然是不可替代的,比如参加围捕、搜索等任务。没有他们的协助,捕猎也会失败,所以他们也可以获得交配的资格,最终人类祖先的社会不会形成大猩猩那样一只雄性妻妾成群的社会形态,而是在一个群落中形成很多对儿一对一的稳定配偶关系。

这种稳定的一对一配偶关系就是爱情的生物基础,是进化而来的。人类从200万年前可以成功地繁衍到今天,在大小冰期中都没有灭绝,稳定的一对一配偶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如果说得浪漫一点,那就是:爱情让我们幸存下来。这种关系和感情基础早在人类出现语言文字之前几百万年就有了,而现代社会所说的爱情只是近几千年来文化发展中出现的符号,文人骚客对它的解释也只是基于语言和文字产生之后的那部分稳定的配偶关系。

而出轨或者婚外情呢?2013年在搜狐上有一个统计,65.6%的男性和61%的女性承认有婚外性行为;美国1960年的统计是84%的男性和50%的女性有婚外性行为。从生物基础上怎么解释这些男女之间的非稳定关系呢?还要接着上面的结论说,要形成配偶关系,祖先们必须生出一种恋爱的能力。什么叫恋爱呢?就是必须把一个固定的性伙伴铭记在心。如果形成这种稳定关系几小时、几天行不行?不行。因为维持这么短时间,下一代还没长大呢,对人类来说至少要12岁才能参加部落的生产活动。

远古祖先寿命平均30岁,稳定的配偶关系保证孩子存活到独立行动,那之后不久父辈就死掉了,所以祖先身上并没有进化出无限期维持稳定配偶关系的生物基础。

我们强调了最近几百万年进化出的稳定配偶关系,但我们仍然不能忽视几百万年前到生命出现在地球上以后这十几亿年来生命的发展规律:尽量多地繁殖。这是更加根深蒂固的一个影响因素。

除了生物基础还有一个因素,那就是文明的出现。可以说,文明演化的速度比生物快太多了,快到任何生物都来不及进化,环境就因文化而变了。但是在现代都市生活的外衣下,人还是原来那个200万年前的人,“狩猎”变成了“工作”,“居住地”变成了“住宅”,“配偶关系”变成了“婚姻”,“性伙伴”变成了“妻子、丈夫”。远古人类身上各种生物特征都是为小型部落生活设计的,而不是为大都市生活设计的。每天我们与成千上万人摩肩接踵,在网络世界中这种接触的机会更多、更方便,陌生异性造成的刺激频率比部落时代高得多。我们在部落时代演化出的抑制性冲动的机制已经无法抵挡如此高频次诱惑的考验了。200万年前,只有雄性出去工作(打猎),而现代职场中男女搭配,配偶关系也就在这样的环境下频频接受考验。

文明的影响还有一个,这是最近100年才出现的,那就是社会福利制度。它让女性在现代社会中可以独自养活下一代,于是制约稳定配偶关系最重要的一个条件——育儿负担过重,就不复存在了。对女性来说,她有余力选择其他的恋爱对象。

在理解了爱情的生物基础后,当我们再看到“女人结婚要求对方有房有车”、“没有爱情的婚姻”、“我的老公出轨了”这样的内容时也许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人类为何会有爱情?

解读

这篇文章的脉络是这样的:

1.爱情的生物基础是维持稳定的一对一夫妻关系。

2.爱情的实际利益是让此类有爱动物的后代存活率大幅提升。

因此,稳定的一对一夫妻关系让某一类动物的后代存活率大幅提升。那是哪一类动物呢?答案是育儿负担重的那一类。这类动物的育儿负担重到单亲养不活后代的那种程度。

3.哪些动物育儿负担沉重呢?大部分鸟类和少部分灵长类。

4.人为什么育儿负担沉重?因为脑发育到位需要十几年。

因此,文章里大段内容是论证智人为什么需要一个发达到不成比例的大脑。

接下来,我们发现,用来解释爱情的生物基础,同样可以用来解释出轨。

5. 稳定的一对一夫妻关系在非育儿阶段必要性降低了,这是出轨的生物基础。

6. 出轨还有文化基础。现代社会男女接触更频繁,外加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都会削弱稳定的一对一夫妻关系的必要性。

这个进化心理学的结论很适合说给因失恋而难以释怀的年轻人听,这起码会让他们发现自己不孤单。因为只要这个生物基础存在,前后几千年里总会出现大批和他们同样遭遇的人。知道了这些,哪怕是那些正在享受美满婚姻的人,也可以从冷静理智的科学视角重新审视自己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