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我们来研究一下地球公转轨道的形状。跟其他行星一样,地球的运行也遵守开普勒第一定律,即行星在椭圆形的公转轨道上运行,太阳正好位于这个椭圆的焦点。
那么,地球公转轨道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椭圆形呢?
一些中学教科书经常把地球公转轨道画成一个拉得很长的椭圆形,这给很多人造成了误解,以为地球的公转轨道就是一个标准的椭圆形。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地球公转轨道基本上跟圆形差不多,如果画在纸上,你可能以为它就是一个圆,哪怕把这个轨道的直径画成1米,如果用肉眼来看,看起来还是跟圆形差不多。所以,哪怕你的眼睛跟艺术家一样敏锐,也很难区分这种椭圆形与圆形。
图在椭圆形中,AB为长径,CD为短径,中心为O点。
如图所示,这是一个椭圆,AB为椭圆的长径,CD为短径。除了“中心”点O外,在长径AB上还有两个重要的点,被称为“焦点”,它们对于中心点O两边相互对称。在图中,我们以长径AB的
,也就是以OB为半径,以短径的端点C为圆心画弧,与长径AB交于点F和点F',那么,这两个点就是椭圆的焦点。这里,OF的长度等于OF',通常用c表示,而长径和短径则常用2a和2b表示。c与a的比值,也就是
,表示椭圆伸长的程度,在几何学上称为“偏心率”,偏心率越大,椭圆跟圆形的差别越明显。
图怎样找出椭圆形的焦点(F和F′)。
可见,如果我们知道了地球公转轨道的偏心率,那么就可以确定它的形状是什么。计算偏心率不需要知道轨道的大小。前面提到,太阳位于椭圆轨道的一个焦点上,所以,地球公转轨道上的点到太阳的距离都不相等,这就使得太阳看上去有时候大,有时候小。比如说,在7月1日这天,太阳位于图中的焦点F',而地球位于点A,所以人们所看到的太阳最小,如果用角度表示,就是31'28''。而到了1月1日,地球位于点B,这时人们所看到的太阳最大,如果用角度表示,就是32'32''。由此可以得出下面的比例关系:
根据上面的比例式,有:
也就是:
于是有:
也就是说,地球公转轨道的偏心率是0.017,可见,只要测出太阳的可视圆面,就可以确定地球公转轨道的形状。
此外,我们还可以用以下方法验证椭圆轨道跟圆形的区别。如果把地球公转轨道画作一个半长径为1米的椭圆,那么,它的短径是多少呢?
利用图中的直角三角形OCF′,可以得出:
两边都除以a2:
为地球轨道的偏心率,它等于
,而
和b的差别非常小,所以,我们可以用2a代替(a+b),从而把上式化简为:
所以:
这个值小于
毫米。
可以看出,即便在这么大的圆上,这个椭圆轨道的半长径跟半短径也只差了不到
毫米,这比铅笔画出来的线还细,所以,即便把轨道画成圆形也没什么。
我们不妨再来分析一下,在这张图上,太阳应该在哪里。前面提到,它应该在焦点上,那它距离中心多远呢?也就是图中的OF或者OF′是多长呢?我们可以很容易通过计算得出:
也就是说,太阳在距离轨道中心1.7厘米的地方,如果把太阳的直径画成1厘米,恐怕艺术家也很难发现它是否处于轨道的中心。
所以,我们在画地球公转的轨道时,完全可以把太阳画在轨道的中心,并用圆圈表示。
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知道,太阳所处的位置非常接近轨道的中心,从严格意义上说,如果它真的位于中心,会不会对气候造成影响呢?我们不妨继续讨论一下。假设地球公转轨道的偏心率增加至0.5,也就是说,椭圆的焦点正好平分它的半长径,这时的椭圆将更加扁长,像个鸡蛋。当然,我们这里只是假设。实际上,在整个太阳系中,水星轨道的偏心率最大,大概是0.25。
假设:地球公转轨道比正常情况下扁长很多
如图所示,这里的地球公转轨道比正常情况下扁长很多,并且焦点在半长径的中点。我们假设地球在1月1日时仍然位于距离太阳最近的点A,在7月1日时位于距离太阳最远的点B。由于,FB正好是FA的3倍,所以,7月1日的太阳到地球的距离将是1月1日的3倍,1月的太阳视直径是7月的3倍。而太阳照射到地面的热量跟它与地球的距离平方成反比,所以,1月时地面接受到的热量是7月的9倍。也就是说,在北半球,虽然冬季的太阳高度很低,昼短夜长,但是,由于距离太阳很近,可以接受到更多的热量,天气将变得暖和得多。
图假设地球公转轨道比正常情况更扁长,焦点在半长径的中点上,那么北半球的冬季太阳高度会变得很低,天气变暖。
另外,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我们知道,在同样的时间里,向量半径扫过的面积相等。这里“向量半径”指的是太阳与行星的连线,在刚才的讨论中,就是太阳与地球的连线。当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向量半径会不停地变化,并在运动时扫过一定的面积。根据开普勒定律,在同样的时间内,这些面积应该相等。如图所示,根据这个原理,要想在相同的时间里使扫过的面积相等,那么,地球在运行到距离太阳较近时的速度要比距离太阳较远时快一些,因为向量半径小一些。
所以,在前面的假设下,每年的12月到第二年的2月,由于地球距离太阳很近,它运行的速度应该比6月到8月快。也就是说,在北半球,冬天将过得很快,而夏天将变得很长,这样,地面接受到的热量会更多。
图开普勒第二定律:如果弧线AB、CD、EF是行星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距离,那么图中的三块阴影面积应该是相等的。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图所示的季节长短图。图中的椭圆形是假定偏心率为0.5时的地球公转轨道。为方便分析,我们把轨道划分为12段(分别用数字1~12标记),每一段表示地球在相等时间内运行的路程。依据开普勒定律,这12块的面积应该相等,因为这12个点与太阳的连线是向量半径。比如说,1月1日,地球在点1;2月1日,地球在点2;3月1日,地球在点3,依此类推。这样很容易得出,春分(A)将在2月上旬出现,秋分(B)将推到11月下旬。也就是说,在北半球,冬季将从12月底开始,第二年的2月初就结束,前后只有1个多月的时间,在从春分到秋分的9个半月时间里,昼长夜短,太阳也距离地球较远。
图假设地球公转轨道变得更扁长那么季节长短会发生变化。图中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距离是地球在相等时间(一个月)中所走的距离。
但是,如果是南半球,又会是另一种情形。在昼短夜长、太阳位置较低时,由于这时太阳距离地球较远,所以,地面接受到的热量很少,只有地球离太阳较近时的
。但是,在昼长夜短、太阳位置较高时,地面接受到的热量将是地球离太阳较远时的9倍。也就是说,在南半球,冬季比北半球长得多也冷得多,而夏天会更短也更热。
在这个假设下,还会产生另一个后果,由于1月的时候地球运行得很快,所以,真正中午跟平均中午之间会差得很多,有时候可能差几个小时。对于我们来说,这将严重影响我们的作息。
由此可见,在前面的假设下,太阳“偏心”的位置不同,带来的影响也会不同:在北半球,冬季将比南半球更短也更暖和,而夏季正好相反。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能观察到这些现象。在1月的时候地球到太阳的距离比7月近了
,1月份地球接受到太阳的热量是7月的
倍,也就是比7月多了7%左右,所以,北半球的冬天相对暖和一些。此外,在北半球,秋季和冬季天数之和比南半球要少8天,而春季和夏季天数之和比南半球要多8天,这也许是南极上的冰雪比北半球多的一个原因吧。在右表中,我们列出了南北两半球四季的时间。
可见,在北半球,夏季比冬季多了4.6天,春季比秋季多了3天。
但是,由于在天体空间中地球轨道的长径会不断变化,使轨道上距离太阳最远和最近的点也不停变化,所以,北半球的这个优势也会变化。有人计算过,大概每过21000年,这个变化会重新来一次,从公元10700年开始,这一优势将转移到南半球。
事实上,地球公转轨道的偏心率确实在慢慢发生着变化,从接近圆形的0.003变到像火星轨道那样的0.077。目前,地球公转轨道的偏心率在慢慢变小,大概24000年后,它将缩小到0.003,在接下来的40000年里,它又会慢慢变大。不过,现在我们的讨论只存在于理论中,没有什么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