帽檐测距法

时间:2024-11-29 04:26:08

据说,在一次战争中,有个部队要到一条河的对岸去,便派了一个班去测量河的宽度,看看能否渡过去。当时,他们利用帽檐,测量出了河的宽度,帮助部队成功渡过了这条河。

这个班在班长的带领下,来到了河边,隐藏在灌木丛中。在其他人的掩护下,班长带着一个人悄悄爬到了河边,他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对面敌人的一举一动。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只能用眼睛目测一下河的宽度,他们估计出的结果是1000米~110米。班长为了验证一下目测的结果是否准确,利用帽檐,重新测量了一下河的宽度。具体来讲,利用帽檐测量距离的方法是这样的:

如图所示,按照图中的样子戴上帽子,眼睛从帽檐的底边看向河的对岸。其实,如果没有帽子,也可以用手掌或者记事本,贴在额头上代替帽檐。然后,整个身体向左转或者向右转。转动的时候,要保证头部的位置不动。在新的方向上,找到能看到的最远的那一点,那么从最远的这一点到测量人的站立点的距离就是河的宽度。通常来说,转动的方向要受地势的平坦程度影响,因此应尽量找一个平坦的方向,这样便于接下来的实地测量。

帽檐测距法

图 利用帽檐测量河的宽度。

当时,班长就是利用了这一方法。不过,他当时没有戴帽子,而是用了一个记事本代替。只见班长从灌木丛中迅速跳出来,用记事本挡在额头上,望到了河的对岸,然后又迅速转了一下身,找到了最远的那个点,然后迅速趴下,跟另一个人匍匐着爬到了最远的那个点上,用绳子量了一下到刚才站立点的距离,结果是105米。于是,班长验证了自己的判断,成功完成了任务,并把这一结果报告给了上级领导。

【题目】利用几何学知识,解释一下帽檐法测距的基本原理。

【解答】在图中,这个人的站立点是A,那么当他从帽檐或者记事本的边缘向远方望去的时候,看到的是河对岸的一点B,当他转身之后,看向远处的另一点C,就好像是以这个人为圆心画了一个圆弧。所以,AB和AC都是这个圆的半径,它们是相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