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集恐惧症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密恐”(即“密集恐惧症”)成了一种“流行病”。走到哪儿似乎都能遇见说自己有“密恐”的人。他们无法直视密集排列的细小物品:密密麻麻的孔洞(如莲蓬、蜂巢、负子蟾、草莓等)、人脸,甚至钞票都能引发他们痛苦地哀嚎。
1.“密恐”真的是一种疾病吗?
2005年,在线论坛上有一位匿名用户首次提出了“密集恐惧症”(trypophobia)的概念,其中trypo来自希腊语,意思是“孔洞”,而phobia则来自希腊语中的“恐惧”。后来,自认为患有“密集恐惧症”的网友开始在社交网站上自发建立群组,发表有关这种新兴“疾病”的视频,建立相关网站,并创建维基百科词条。从无到有,密集恐惧症就这样逐渐进入了我们的视野。
目前,心理学界建议将密集恐惧症看作“恐惧症”(phobia)的一种。根据《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所述,恐惧症是指“由特定事物或情境引发的焦虑和恐惧”。已经确认存在的恐惧症可谓五花八门,动物、血液、排泄物、人群、狭小的空间都可能成为人恐惧的对象。
请注意,刚才我们说的是“建议”,也就是说目前心理学界并没有正式将密集恐惧症列为一种心理障碍,最新版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也并没有收录密集恐惧症。对于密集恐惧症,尚没有明确的界定和诊断标准。
2.什么样的图片会引起“密恐”?
从日常经验来看,密集的孔洞是诱发密集恐惧症的一个重要来源,最典型的例子是莲蓬。2015年,英国埃塞克斯大学的心理学家杰夫·科尔和阿诺德·威尔金斯进行了一项研究:给286名成年人观看一张莲蓬的照片。结果有10%的男性和18%的女性报告说,这张照片令他们感到很不舒服,甚至难以忍受。
为了探究背后的原因,研究人员收集了76张容易诱发密集恐惧症的图片,并且使用数学工具分析它们的空间特征。结果显示,这些图片大多具有一些高对比度的细节,并在狭小的空间内有规则地排列。
接下来,研究者探寻具有这种特征的图片为何会引起人们的恐惧。实验中一位参与者的话提醒了研究者,这位参与者表示当看到一些有毒的动物时,比如蓝环章鱼时,也会产生类似的不适感。于是研究者比对了一些有毒动物和无毒动物的照片,结果发现,会诱发密集恐惧症的图片的空间特征,也出现在许多有毒动物的身上,比如蜘蛛和蛇。
因此研究者提出一种假设,即密集恐惧症可能是一种进化上的适应性现象,是对有毒动物的一种无意识的规避。这种心态可以帮助我们人类的祖先在自然环境中及时发现和避开有毒、危险的动物。
解决“密恐”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找来密集图片,拼了命往死里看,然后期待自己“脱敏”;二也是我们推荐的方法——难受就别看。
3.形形色色的恐惧症
尽管密集恐惧症还未列为正式的疾病,但恐惧症确是真实存在的一种疾病。恐惧症是焦虑症的一种类型,特征为发病者对某些事物或情境,会产生持续性的恐惧与害怕,典型症状是快速发作的惧怕现象,并持续超过6个月以上,患者会尽力回避其所恐惧的情境的发生。
恐惧症可大致分为特殊恐惧症、社交恐惧症及广场恐惧症。特殊恐惧症的惧怕类型包含:动物类、自然环境类、血液或受伤类及特定情境类,常见的有蜘蛛恐惧症、恐蛇症以及惧高症等,患病原因可能是因为曾经与恐惧对象产生过不愉快的经历;社交恐惧症则常见于患者惧怕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与判断。广场恐惧症常见于患者惧怕有许多人的公共场合,担心无法逃避或躲藏。
特殊恐惧症在欧美国家的发病率为6%~8%,而在亚洲、非洲和南美洲则为2%~4%;社交恐惧症在美国的发病率最高,为7%,而在世界其他地区则为0.5%~2.5%;广场恐惧症的发病率为1.7%。恐惧症患者中,女性的人数约为男性的2倍。
恐惧症发作时会伴有明显的身体症状,比如流汗、颤抖、心跳加速、呼吸困难、作呕或胃部不适、头晕眼花,等等。患者无法控制这种恐惧情绪,并且会尽力避免接触引发恐惧的事物或场景。
不是所有患恐惧症的人都需要治疗,有时避免接触会引起恐惧发作的事物或场景就可以解决问题。但如果无法避免接触引起恐惧发作的事物或场景,则可以向专业心理医生寻求帮助。恐惧症的治疗可以分为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两大类。
心理治疗包括暴露疗法和认知行为疗法。暴露疗法简单来说就是“怕什么来什么”。比如,患者害怕乘坐电梯,那心理医生会从引导患者想象乘坐电梯开始,到给患者反复看电梯的照片、带患者站在电梯旁边、让患者进入电梯,最终让患者乘坐电梯,并逐渐增加乘坐的时长。认知行为治疗主要是针对患者不合理的认知问题,通过改变患者对己、对人或对事的看法与态度来改变心理问题。在利用这种方法治疗恐惧症时,患者要学会正确看待和应对引起恐惧情绪的事物或特定场景,学会控制自己的想法和情绪。
药物治疗则主要针对减少焦虑和恐慌情绪,通常只在治疗的早期使用,或者在有需要时短期使用。常用药物包括β受体阻断剂以及镇静类药物。
大部分恐惧症都是可以治愈的,不过有时需要多种治疗方法结合使用才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