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吃东西,真的就会胖吗
大部分人一天要吃3顿饭,有些人还要加个宵夜。在人们心中,这几顿饭对长肉的贡献总是不太一样的:吃饭时间越晚,越长肉。于是,宵夜就成了人们在保持健康体型的道路上最大的绊脚石。
1.人为什么会长胖?
宵夜真的有这么“罪恶”吗?这要从长胖的原因说起。其实,人长胖的原因特别简单,即能量摄入大于能量消耗,然后人体把多余的能量以脂肪的形式储存了起来,贴到你的肚子、屁股和大腿上。只要能够维持能量的收支平衡,再加上适当的锻炼,保持身材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儿。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成年人每天应该摄入的能量为1600大卡到2400大卡。如果你年纪偏大或者每天很少进行体力活动,那能量摄入就要低一些;如果你是年轻人且每天的体力活动比较多,那能量摄入就要高一些,才能满足身体需求。平均来说,男性每天约为2000大卡,女性约为1800大卡。
如果你一天的消耗是2000大卡,结果你每天都吃2500大卡的食物,多余的热量就会被“精明”的身体存起来。长此以往,你就长胖了。
因此,会不会长胖和我们吃饭的时间并没有关系。只要一天的能量摄入没有超过消耗,晚上吃东西并没有什么影响。网上流行的“睡前吃东西长胖”“晚上8点之后吃东西长胖”,甚至“过午不食”等说法,都是没有依据的。
所以,如果你白天吃的不太多,睡前饥肠辘辘,饿得头晕眼花躺床上根本睡不着,那就别为难自己了,吃点东西没啥不好。
2.“我吃宵夜确实胖了”是怎么回事?
上面我们提到胖不胖只和能量的收支平衡有关。可是一定有人会说:“但是我老吃宵夜确实长胖了啊”。这又是为什么呢?原因有三个。
一是:很多人白天三顿饭一顿没少吃,能量摄入早就达标了,宵夜还要大吃一顿,这当然就会长胖了。这让我想起一个笑话:病人因为太胖了来找医生,问怎么吃能减肥。医生说吃一片面包。病人:那是饭前吃还是饭后吃?
二是:白天确实吃得很少,到了晚上饿得要死打算吃宵夜。问题是当我们感觉到“很饿”时,我们更可能无意识地去选择吃高热量、高糖、高脂肪的食物。研究发现,如果让人们空腹5个小时之后去超市采购,那么与刚刚饱餐一顿的人相比,他们会购买更多高热量的食物。
更糟糕的是,如果你因为饥饿而把手伸向了高糖、高脂肪食物,那么它们会让你更想吃东西。因为糖和脂肪会促使大脑分泌多巴胺,启动大脑的奖赏系统,产生愉悦感。这种在身体并不需要补充能量时,出于对愉悦感的追求而进食的行为,被称作享乐型饥饿(hedonic hunger)。
三是:不少人吃宵夜之后,还会安排很多娱乐消遣活动,比如唱歌、看电视、打游戏等,导致睡眠时间被推迟。研究发现,一宿没睡觉的人,第二天在超市会购买更多高热量食物;另外,睡眠不足会导致人第二天早上血液中的食欲素(orexin)含量上升。食欲素是下丘脑分泌的一种激素。正如其名,食欲素可以促进食欲,让人胃口大开。
3.宵夜应该怎么吃?
吃宵夜还不发胖,其实跟选择吃什么很有关系——当然前提是宵夜所包含的热量已经在你每天的热量预算中了。接下来要推进的这些食物肯定不如烤串和炸鸡有吸引力,但是为了不发胖,你只能努力用意志去战胜自己的欲望了。
首先你需要避免高糖、高脂或者含咖啡因的食物。其次,好的宵夜的热量主要由碳水化合物(注意,不是添加糖,而是淀粉或者纤维这种)和蛋白质提供,所包含的热量应该在200大卡左右。
适合出现在宵夜中的食物包括:高纤维的谷物麦片或者面包、牛奶、酸奶、煮鸡蛋、水果(比如淀粉较多的香蕉,或者饱腹感很强的苹果等)、蔬菜沙拉以及坚果类。
4.经常夜里吃,可能是夜食症
如果你每天晚上都饿到睡不着,那就要检查自己是不是患上了夜食综合征。夜食症是一种进食障碍,1955年时科学家首次提出了“夜食症”的概念。2013年,夜食症已经被列入《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
现在,科学家已经知道这种疾病是基因问题导致的。在小鼠身上进行的实验表明,如果负责让进食节律和睡眠同步的基因出现问题,小鼠就会出现夜食症。有1%~2%的人受这种疾病困扰,男性和女性都有可能患上夜食症,夜食综合征患者通常较自卑、抑郁。
病人的典型症状是:经常半夜醒来,如果不吃东西就无法再次入睡。而且病人通常会选择不健康的高热量食品。结果就是患有夜食症的人常常也伴随着肥胖。
当然,偶尔几次晚上爬起来吃东西不算是夜食症。夜食症的诊断依据包括:
1.夜间过度进食;夜间摄入的热量占全天摄入总热量的25%或以上;
2.每周一到两次夜间醒来进食。
另外,以下5条症状中,满足其中3条的人也需要注意:
1.早上起来没有食欲;
2.夜间有强烈的进食欲望;
3.相信只有进食才能再次入睡;
4.情绪低落;
5.睡眠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