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存在垃圾食品吗
如果问“垃圾食品”都包括什么,估计很多人会列出长长一串名单:汉堡、薯条、烤串、方便面、碳酸饮料、奶油蛋糕……
对于什么是“垃圾食品”,大家或多或少都有共识。不过问题是,并不存在“垃圾食品”这个概念。
1.“垃圾食品”“垃圾”在哪儿?
“垃圾食品”一词来自英语“junk food”,用来指那些热量高,富含糖类和脂肪,容易导致肥胖的食品。很多人习惯说这类食品是“没营养的”。
这里说的营养,其实准确的说法是营养素(nutrient)。营养素是指食物中可给人体提供能量、构成机体和组织修复以及具有生理调节功能的化学成分。凡是能维持人体健康以及提供生长、发育和劳动所需要的各种物质都称为营养素。人体需要摄入7种营养素,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水和膳食纤维。
因此,人们常说的那些“垃圾食品”并不是没营养的,相反,它们含有人体必需的营养素。
那问题出在哪儿呢?“垃圾食品”热量高,而且营养成分通常只包含糖类(特别是添加糖)和脂肪,缺乏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钠盐之外的无机盐)以及膳食纤维。对很多衣食无忧的人来说,从饮食中获取糖类和脂肪太容易了,导致这两者的摄入量经常超过人体所需的。而且,我们常说的“垃圾食品”通常是精加工食品,吃下去之后消化吸收快,饱腹感又相对较弱,结果就更容易吃过量了。
但是,粗暴地把一些食物称为“垃圾食品”并不科学,因为这些食品并非一无是处。“垃圾食品”只是提供超出了人体需要的、“多余”的营养素。同样是油炸食品,对于三高、肥胖人群来说就不健康;但是对于赤贫地区的饥饿人群来说,它就可以满足营养需求。
很多营养学家建议不要用“垃圾食品”这种概念,应取而代之以“垃圾搭配”;这也是基于上面的原因。食物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并没有好坏之分。任何一种营养成分过多或过少都是不健康的,只有平衡地摄入多种营养,才是健康的饮食方式。
2.为什么我们戒不掉“垃圾食品”?
即使知道了这些,人们还是偏爱高糖高脂肪的食品。这是因为我们的大脑是“饿”大的。
这并不是说我们每个人小时候都过的是苦日子,而是指在人类漫长的进化史上,我们的祖先大多数时候靠狩猎采集维生,处在食不果腹、饥一顿饱一顿的状态。食物丰富到随便吃的时代,不过是相当近期的事儿。因此,我们的身体和心理,都是为了适应那种恶劣环境而生的。
在恶劣环境下,我们只要有食物就尽可能多地吃,糖、脂肪这种高热量的东西,当然是多多益善,谁知道下一顿饭在哪里呢。肥胖、Ⅱ型糖尿病这种由营养过剩引起的疾病,在恶劣环境下几乎是不可能存在的(把这些疾病叫作“富贵病”不是没有道理的)。
对糖和脂肪的嗜好被写进了我们的基因。而到了现代,我们随便拐进一家餐馆或者用手机App叫个外卖,就能获得祖先苦苦寻觅的食物。这导致世界肥胖人口数已经达到了1975年时的3倍。截至2016年,全世界18岁以上的成年人中,有19亿人超重,其中有6.5亿成年人属于肥胖。在现代社会,吃健康的食物(通常被我们认为是不好吃的)是不容易的,我们要用脑子和意志去抵抗我们原始的欲望。
3.怎么吃才不是“垃圾搭配”?
既然上面我们提到了没有“垃圾食品”只有“垃圾搭配”,那怎样才是健康的搭配?这里我们可以参考最新版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
参照平衡膳食宝塔,每天的膳食应保证食物多样。除了烹调油和调味品,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保证25种以上。食物应该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以及大豆坚果类等。
每天摄入谷薯类食物250~400克,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克,薯类50~100克;保证每餐都有蔬菜,每天应摄入300~500克蔬菜,其中深色蔬菜应占1/2;保证每天都有水果,每天应摄入200~350克的新鲜水果,另外果汁不能代替鲜果。平时注意吃各种各样的奶制品(如果乳糖不耐受,可以喝酸奶),相当于每天液态奶300克。经常吃豆制品,适量吃坚果。
鱼、禽、蛋和瘦肉摄入要适量。每周吃鱼280~525克,畜禽肉280~525克,蛋类280~350克,平均每天摄入总量120~200克。尽量少吃红肉、肥肉以及加工肉制品。
控制烹调油和盐的摄入量,成人每天食盐不超过6克。不光是尝起来咸的食物有盐,有些盐藏在丰富的调味料中让你难以察觉,这时候,食品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能帮助你。
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摄入量不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添加糖是指人工加入食品中的糖类,例如饮料中的糖,常见的添加糖包括白砂糖、绵白糖、冰糖和红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