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只有水面结冰?

时间:2024-06-24 21:35:04

实用性:★★★★★

知识性:★★★★★

趣味性:★★★

为什么只有水面结冰?

到了天寒地冻的时候,如果温度足够低,湖面上就会结起一层厚厚的冰,但是在冰的下面,还是有很大一部分的湖水是没有结冰的,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只有表面的水会变成冰?

之所以会这样,主要还是因为水的密度会随着温度发生一定的变化,但是这个变化既不具有正面的相关性,也不具有反面的相关性,而是类似于抛物线。

当温度接近4℃的时候,水的密度会达到最大值,也就是我们平时知道的1克/立方厘米。但是当温度低于或是高于3.980℃的时候,水的密度就会降低,密度的变化非常微小,小到我们几乎察觉不到,但是就像蝴蝶效应一样,这微小的差距也有可能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就比如说水面结冰,但是下面的水却依旧保持液态,这就跟水密度的改变脱不了关系。

当水温逐渐向3.980℃降低的时候,水面上的温度首先降低,它们的密度也跟着变大。

本来处于上层的水密度变大之后就会缓缓地往水底沉,原本底层的水密度相对较小,于是开始上浮。这么一来一去,就形成了对流。

如果温度持续降低,降到3.980℃以下的话,水温越低,它们的密度反而越小,这样,水面上的水温本来就低,它们的密度又小,所以水温低的水就只能一直在水面上,而对流运动也没有了,它们传导热量的方式就只剩下传导了,通过传导来传递热量就是变相降温,所以水面上的水温越来越低,等到温度到达0℃的时候,水就开始结冰了。

而这时,密度最大的水还是沉在底层,它们的温度也是3.980℃,并没有达到冰点,所以不会结冰。

一锤定音:如果水一结冰就是整块整块一起结冰的话,那么水里的各种生物一到冬天就再也没有活路了。也许正是因为水有这样的特性,所以才会有如此多的水生动物存活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