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是否遇见过这样的状况:第二天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做,因此上了闹钟,但是第二天早晨,在闹钟还没有响的前几分钟,自己却自动醒来了。这就是神秘的生物钟在起作用。
在南美洲,有一种叫“第纳”的鸟,它每过30分钟就会“叽叽喳喳”地叫上一阵子,而且误差只有15秒,那里的居民发现这一奇妙的现象后,就利用它们的叫声来推算时间,并亲切地称这种鸟为“鸟钟”。在非洲的密林里,有一种会报时间的虫子,它的颜色变化就像人们的手表一样,向人们提示着时间的变动,它每隔一个小时身体就会变换一种颜色,当地人称它为“虫钟”。在植物中也有类似的例子。在南美洲的阿根廷,有一种不起眼的野花也能报时,每到初夏晚上8点左右,就开始纷纷绽放,被称为“花钟”。许多生物都存在着有趣的生物钟现象,对于人体来说也不例外。
早在公元前2世纪,我国古代经典医书《黄帝内经》中就有如下叙述:患有肝病的人,早晨兴致勃勃,思维敏捷;傍晚更显著,而半夜平静……患有心脏病的人,中午兴致勃勃,思维敏捷……春、夏、秋、冬四季的最后一个月全天精神旺盛,而日落前平静。这就是生物钟的种种表现。
20世纪60年代中期,一位科学家提出人体内有“生物钟”,当时这一说法被认为是一种非常大胆的设想。以前,医学家和动物学家如果谁持有这种观点,就要冒着名誉和职业受到损害的风险。而现在,全世界已有数百名乃至数千名科学家在常规地从事此项研究工作。存在“生物钟”这一观点已被人们普遍接受。
“生物钟”是以昼夜节律来表现的,身体的大多数内部节律与24小时的时钟大致相似。头部里的松果体腺被认为是人体最主要的“生物钟”。在得克萨斯州立大学,有人已经进行了这样的实验,即存活在试管中的鸡的松果体腺,在不与体内其他部分联系的情况下,可完全独立地起到“生物钟”的作用达四天之久。
现代医学实践也已证明,在一天的不同时间里,疾病及症状的严重程度也确实有明显的差别。如我们对疼痛的敏感性,在白天和晚上的不同时间里是不一样的。所有这些现象都是由体内昼夜节律所引起的生物钟现象。现在人们对生物钟的认识逐渐清晰,也已经发现了12个与生物钟相关的基因,生物钟不但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在医疗治疗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其实早在19世纪末,科学家就注意到了生物体具有“生命节律”的现象。德国内科医生威尔赫姆·弗里斯和一位奥地利心理学家赫尔曼·斯瓦波达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揭开了其中的奥秘。原来,在病人的病症、情感以及行为的起伏中,存在着一个以23天为周期的体力盛衰期和以28天为周期的情绪波动期。
大约过了二十年,奥地利因斯布鲁大学的阿尔弗雷特·泰尔其尔教授在研究了数百名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考试成绩后发现,人的智力是以33天为波动周期的。于是,科学家们将体力、情绪与智力盛衰起伏的周期性节奏,绘制出了三条波浪形的人体生物节律曲线图,把它们形象地喻为一曲优美的生命重奏。到了20世纪中叶,生物学家又根据生物体存在周期性循环节律活动这一事实,创造了“生物钟”一词。
生物钟与时钟并不同步
日本科学家近日发表研究论文称,人类的生物钟同时钟并不同步,人类生物钟的周期是24小时18分。与其他动物和植物相比,这种生物钟与时钟是有差距的,一些动物的生物钟周期是23~26小时,而植物是22~28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