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肢发明的由来,假肢是残而不废的支柱

时间:2024-06-24 13:44:02

残疾人要承受比健全人高几倍的生活压力,健全人轻而易举可以做到的事情,残疾人却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毅力,汗水,甚至是鲜血。一些专门为残疾人而发明创造的辅助性器材帮助残疾朋友更省力地应对生活,不但方便了他们的日常活动,也使他们树立了自信,坚定了生活的信心。

在人类历史的大多数时期,因为残酷的战争,许多人都失去了自己健全的身体,其中失去手臂或腿的人占很大比例。也许这些人会因为身体的残缺而受到更多关爱和照顾,但他们的正常生活却是别人再做任何努力也无法恢复的。于是,为了弥补因身体缺陷而带来的不便,人们便开始制作能够代替身体行动的工具——假肢。

假肢发明的由来,假肢是残而不废的支柱

最早的确切例子是由“历史之父”希罗多德记载的,涉及一位名叫赫吉西斯特拉图斯的希腊人。波斯军队在公元前479年的普拉蒂亚战役之前入侵希腊,当时他在这支军队中充任占卜师。他担任这项职务不仅是为了获得丰厚的报酬,而且是出于他对波斯人的对手斯巴达人的刻骨仇恨。在早先的某个时候,斯巴达人曾抓到赫吉西斯特拉图斯并将他投入监牢。斯巴达人用夹具夹住他的一只腿,并对他说,他会受到严刑拷打,然后被处死。赫吉西斯特拉图斯为了生存下去,设法找到一把刀子,忍着剧痛割去了那只被夹住的腿的前半部分,然后逃出了牢狱。后来,他意外地得到了一只特地制作的木脚。他将这一只木脚固定在残缺的腿上,正是靠着这件肢体替代物品,赫吉西斯特拉图斯参加了后来希罗多德所记载的这场战役。

在意大利中部卡普阿的一座约公元前300年的陵墓中发现了一具骸骨,上有一条造型绝佳的人造腿。腿为木制,外包两块青铜薄片,薄片用铁钉固定在木芯上。其顶部凹陷,可套在大腿的残肢上,再往下是膝盖到脚踝那一段。大概有一只脚曾与底座连在一起,但它并未留存下来。科学家普林尼在他的《博物志》中做过如下记载:曾在第二次布匿战争中同迦太基作战的老兵塞尔吉乌斯·西卢斯共负伤23次,失去了一只手后,装了一只“铁手”。因假肢而获益的人并不仅仅是以前的士兵。这一点可从发现于中亚哈萨克斯坦的一具女青年的骸骨上得到证实,她的遗体是在公元前300年的一座陵墓中找到的。在英格兰曼彻斯特博物馆内,也保存着一具已有3000年历史的14岁少女木乃伊。1975年6月,当这具木乃伊包尸布被打开时,人们发现上面有两条假腿,木制人造腿被夹板夹在遗存的骨骼上。

17世纪,人们开始用木材制作假肢,用金属制作假肢的膝关节,完成了假肢的一次大飞跃。19世纪,经历南北战争的伤员哈格尔根据自己的经验,采用橡胶制的缓冲垫放在踝关节处,这就是今天后缓冲器的雏形。20世纪80年代,人们开始把大量的新技术和新材料引入假肢领域,实现了假肢的钛合金化、碳纤维化和计算机智能化控制,使得下肢假肢技术进入了一个更广阔的发展天地。在这个时期,假肢生产商推出了钛合金的组件式下肢假肢,全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组件式下肢假肢,以及微处理器控制下肢假肢摆腿速度的智能化控制装置。

20世纪90年代,下肢假肢技术更加完善,各种产品更加丰富。大腿假肢制造开始针对截肢者的年龄、性别、体重和活动度等因素制定产品标准。另外,一些新产品如新一代多连杆膝关节、接受腔气囊装置等开始出现。

进入21世纪后,下肢假肢技术的发展更加迅猛。接受腔与残肢介面产品的研究和开发,使残肢更舒适,残肢的受力分布更均匀,计算机智能化控制更精密,更科学合理,更趋于人性化等等。相信,在未来的几年,更多的高新技术假肢产品还会不断出现,为身体有缺陷的人们支起一片更蔚蓝的天空。

假肢发明的由来,假肢是残而不废的支柱

国际残疾人日

每年12月3日是“国际残疾人日”,旨在促进人们对残疾问题的理解和动员人们支持、维护残疾人的尊严、权利和幸福。目前,全球共有6.5亿残疾人,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0%,其中80%分布在发展中国家。2006年12月,第61届联合国大会通过《残疾人权利公约》,其中第27条明确规定,残疾人拥有平等就业的权利。但据联合国相关机构调查显示,目前只有小部分残疾人能找到工作。在许多国家,高达80%的残疾人在达到就业年龄后无法找到工作,这一比例远远高于正常人。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