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b1发现的由来,维生素b1是吃出来的药方

时间:2024-11-27 19:26:01

现代物质水平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为了追求美味,人们越来越“食不厌精”。虽然表面上看起来饮食质量得到了提高,但是却忽视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粗粮当中具备而细粮当中没有的营养成分——维生素b1,也就是硫胺素。

维生素b1发现的由来,维生素b1是吃出来的药方

19世纪末的爪哇流行着一种令所有医生头疼的病,患者们像活死人一样瘫痪在床,双腿逐渐浮肿,一些人发生心力衰竭而离开了人世。那里的人们称这种来历不明的疾病为“贝里贝里”。

当时印尼是荷兰的殖民地,大批民工得了贝里贝里病,严重地影响了殖民地的经济。为此,在1886年10月,荷兰政府派出一支包括伊科曼在内的科研小组前往爪哇调查。经过一年多的研究,他们精确地描述了贝里贝里病的症状,报告了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病人组织中神经受损的情形,并确认了贝里贝里病是由某种细菌导致的。同时,他们还发现一种新的感染模式:病人似乎是反复多次感染了该病菌才会患病,一般在疫区呆上几个星期才会患病。但是科研小组并没能分离出这种病菌,也没能制造出疫苗。

1890年的一天,医生伊科曼偶然注意到,医院里养的鸡也像贝里贝里病人一样变得两脚无力,瘫倒在地上。莫非这些鸡也感染了贝里贝里病?伊科曼把这些鸡抓到其他地方,打算做进一步的研究。但奇怪的是,这些鸡换了地方后,病却自然好了。这些鸡到新的地方后,有什么因素也随着变化了吗?伊科曼经过仔细观察后发现,鸡在医院里吃的是白米饭,而到了新地方以后,厨师们觉得用白米饭喂鸡实在太奢侈,而改喂糙米。

伊科曼意识到白米很可能就是传染源,病菌就存在大米的淀粉部分,这可以解释为什么贝里贝里病会在以大米为主食的国家流行,而谷皮很可能就含有能够抵抗贝里贝里病菌的物质。伊科曼展开了实验,结果显示,用白米喂的鸡,很快就会出现类似贝里贝里病的症状。用糙米或往白米中添加米糠之后,鸡很快又恢复了健康。

那么怎么证明白米就是传染源呢?伊科曼想到了可以拿监狱里的囚犯做实验,因为他们的饮食是可以严格控制的。不同监狱的犯人,待遇也不一样,有的吃白米,有的吃糙米,有的则是混合着吃。伊科曼注意到,在一个吃白米的监狱里,有多达5.8%的犯人得了贝里贝里病。在给犯人改吃糙米后,所有的贝里贝里病人都康复了。

不过,这只是证明了糙米能治疗贝里贝里病,并不能证明贝里贝里病就是白米引起的。1896年,他对爪哇及其附近岛屿的所有监狱做了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吃大米的监狱发病率达2.6%,吃混合米的发病率为0.2%,吃糙米的发病率仅为万分之一。1901年,格里金斯从新的角度解释了伊科曼的发现:不是因为白米含有毒素,而是因为它缺乏某种营养素,这种营养素存在于谷皮中。换句话说,格里金斯认为贝里贝里病不是微生物导致的传染病,而是营养缺乏症。1925年,两名在爪哇工作的荷兰科学家分离出了这种营养素,他们用了300千克的米糠,提取出了100毫克这种营养素。这种营养素后来被命名为“硫胺素”。

硫胺素是一种辅酶,参与细胞的能量代谢,对任何一种细胞都至关重要。体内缺乏硫胺素,需要耗费很多能量的神经细胞,就容易受到极大的影响,由此出现种种症状。贝里贝里病之所以在爪哇突然流行,是因为当时西方人给爪哇带去了碾米机,碾出的米少了硫胺素。

硫胺素其实就是维生素b1,在人体内以辅酶形式参与糖的分解代谢,有保护神经系统,促进肠胃蠕动,增加食欲的作用。它主要存在于种子的外皮和胚芽中,如米糠和麸皮中含量很丰富,在酵母菌中含量也极丰富。瘦肉、白菜和芹菜中含量也较丰富。目前所用的维生素b1都是化学合成的产品。

维生素b1发现的由来,维生素b1是吃出来的药方

饮食搭配很重要

加工得越细的米面,维生素b1含量越少。所以,不要总给孩子吃精白米面。在不影响孩子食欲的前提下,要做到粗细搭配,多吃各种豆类等杂粮,比如小米、绿豆等食物中,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还应适当增加膳食中肉类的比例。由于面粉中的维生素b1在酸性环境中较稳定,而在碱性环境中容易被破坏,所以发面不宜加碱,应提倡使用鲜酵母发面。煮面条时,大约有50%的维生素b1会流失到面汤中,所以,吃面条后,要喝些汤,充分利用面汤中的营养素。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