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将”的故事世代相传,从杨业到杨延昭、杨宗保及其儿子杨文广,再到佘太君、穆桂英挂帅,最后到寡妇和奴婢出征。整个故事可谓荡气回肠,蕴含了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感。经宋元戏曲和元代评话的改编和完善,已深深地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那么历史上真实的“杨家将”与戏文中存在差异吗?
“杨家将”讲述的一门忠烈保家卫国的故事,始起于杨业。杨业本为北汉侍卫新军都虞候,后来投降宋朝。对于边防和对辽作战非常有经验,曾多次打败辽国军队,威名远播,其子杨延昭继承父亲遗志,戍边卫国,立下赫赫战功。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称赞他们:“父子皆名将,其智勇号称无敌,至今天下之士至于里儿野竖,皆能道之。”
宋元时期,民间艺人将杨家将的故事变化成戏曲,搬上舞台。明代文学家又把他们的故事编成《杨家将演义》、《杨家将传》,情节包括七郎八虎闯幽州、血战金沙滩、穆桂英挂帅、杨门女将、十二寡妇征西、佘太君百岁挂帅、杨排风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完善了人物角色和故事情节。
真实的杨家将却与此存在出入,但确实存在杨门三父子抗辽的史实。首先是杨业,在雁门关战役中,他大败辽国驸马萧咄李,缴获马匹辎重无数。以后辽军只要看到杨业的大旗,都不敢轻易和他交锋。杨延昭子承父业,当时宋朝对辽国采取防御策略,因为保护边防,杨延昭深受爱戴,延续了杨家将的威名。杨文广则是杨延昭的儿子,杨宗保在正史中根本不存在。当时由于宋辽议和,杨文广虽有壮志但终难舒展,成就比起他的祖父辈又逊了一筹。
至于佘太君和穆桂英,正史中并无记载。害死杨业的应是王诜,而非潘美。杨延昭也并非杨业的第六个儿子,史书记载其为长子。至于“六郎”称呼的来历,则是辽人迷信,认为其为北斗第六颗星转世,专克辽国,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杨延昭对辽国的威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