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八旗制度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八旗分别指什么?

时间:2024-11-27 12:44:06

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朝代,从努尔哈赤在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正式创立,到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时瓦解,前后存续三百余年时间,历经兴衰。可以说整个清朝的历史,也就是一部清朝“八旗子弟”从兴起、繁荣、落后再到衰亡的历史。

清朝的八旗制度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八旗分别指什么?

满族是女真人的后裔,早期主要以采集和狩猎为生。依靠血缘和地域形成以氏族或村寨为单位的部落,部落集体组织的方式称为牛录制,总领称为牛录额真,额真又称厄真,是“主”的意思。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后,建立了四旗:黄旗、白旗、红旗、蓝旗。后来由于归附者众,就将原来的四旗改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四旗,并增设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总称八旗。这是八旗制度的形成。八旗之下每300人为一牛录,设牛录额真一人,五牛录为一甲喇,设甲喇额真一人;五甲喇为一固山,设固山额真一人;副职一人,称为左右梅勒额真。

皇太极时期为扩大兵源,在满八旗的基础上又建立了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编制与满八旗完全相同。满、蒙、汉八旗共二十四旗构成了清代八旗制度的整体。满清入关后八旗军又分成了禁旅八旗和驻防八旗。

八旗中,正黄、镶黄和正白旗为上三旗。上三旗归皇帝亲自指挥,兵是皇帝亲兵,皇宫侍卫也从上三旗中挑选。下五旗包括正红旗、镶红旗、镶白旗、正蓝旗、镶蓝旗,由诸王、贝勒和贝子分别统领。八旗初建时兵民合一,全民皆兵,凡满洲成员皆隶于满洲八旗之下。旗的组织具有军事、行政和生产等多方面职能。入关前,八旗兵丁平时从事生产劳动,战时荷戈从征,军械粮草自备。入关以后,建立了八旗常备兵制和兵饷制度,八旗兵从而成了职业兵。

八旗制度是清王朝统治全国的重要军事支柱,为发展和巩固多民族统一的国家、保卫边疆和防止外来侵略做出过重要贡献,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八旗制度中落后的一面也日益显现,战斗力也逐渐减弱,在清朝后期更是屡战屡败,不得不依靠汉族的一些地主武装。

晚清战争题材的影视剧中士兵的军服后为何有的写“兵”,有的写“勇”?

晚清战争题材的电视剧中,在一些战争场面上,士兵军服背后的字并不一致。有的写“兵”,有的为“勇”。那么“兵”和“勇”有区别吗?

要弄明白这个问题,首先就要明白清朝军队的编制。清军最初的军队编制为努尔哈赤开创的八旗部队。后来随着队伍的不断扩大,又增加了蒙古八旗和汉八旗。八旗兵实行世兵制,平时耕猎,战时出征。“兵”在16岁以上的八旗男性子弟中挑选,剩下的叫“余丁”,不满16岁的叫“幼丁”,属于预备兵的范围。

清军入关后,又陆续招募了大量绿营兵。绿营兵插绿色旗帜,以营为建制单位,故称绿营兵。八旗兵和绿营兵都属于“兵”的范围。但后来八旗兵养尊处优,逐渐丧失了战斗力。平定三藩叛乱时,康熙主要借助的就是绿营兵的力量。到雍正时,由于一再强调“八旗乃满洲之根本”,士气有所恢复。八旗兵一般卫戍京师,绿营兵则分散于全国各地。

“勇”的产生是在乾隆以后,当时由于战争大量减员,需要及时补充兵员。于是一些乡勇、团练被临时招募来组成军队,战争结束后就解散。可见“勇”和“兵”比起来就是杂牌军,没有正式的编制。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曾国藩曾大量招募乡勇组成湘军,定兵制,发饷粮,称为勇营。从此后“勇”逐步代替了“兵”,成为国家军事的主要力量。勇营是拿国家粮饷的私募武装,所谓“兵为将有”;士兵和军官只效忠自己的长官,不直接听命于皇上。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