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人眼里,死亡便是一种彻底的结束,肉体消失,灵魂同样消失。但在和尚或道士眼里,死反而是一种新生。仅仅是肉体消失了,灵魂却以一种更高级的状态继续存在。只是这种具体的高级状态,佛、道是有差别的。
在佛教里,僧人去世叫做“涅槃”、“圆寂”。“涅槃”是梵语中对僧人去世的说法,“圆寂”则是“涅槃”的意译,乃唐代玄奘大师所译。具体地讲,具足一切福德智慧叫“圆”,永离一切烦恼叫做“寂”。“圆寂”,即福慧二德都达到了圆满无缺,生命所有的烦恼也都达到了寂灭无存。这样,一反一正,该具足的都具足了,该丢弃的都丢弃了,内心达到了一种“圆”明“寂”照的本来面目,显然有一种大乘佛法的境界。可以看出,佛教将死亡理解为对自己(灵魂)的一种完善。另外,“涅槃”在玄奘之前也曾被译为灭度,或寂灭、无为、解脱、安乐等。
道教的死亡之所以称为“羽化”,也和道教的教义有关。道教与佛教虽然都追求一种脱离世俗世界、解脱自我的目标,但与佛教通过达到精神上的大彻大悟不同,道家则是通过一种“羽化成仙”的方法。道士死亡,在道教里被理解为成仙了。“羽化”本来指的是一些变态类昆虫,从蛹变化为成虫的过程。而由人变成神仙,与这种情况有些相像,因此道教便用“羽化”来称呼道士的死亡。
看来,佛教与道教对于死亡的称呼其实表达出了其对于死亡的不同理解。并且可以看出,无论是佛教还是道教,与我们世人所理解的死亡是悲伤之事不同,死亡在他们看来乃是自己的修行有了一个成果,显然是值得高兴之事。
另外,除了对死亡的称呼不同之外,佛、道对于僧人或道士的遗体处理方式也不同。
僧人一般是举行火化,而道士的遗体处理方式则不同。明清时期的上层道士羽化后,有两种葬法:一为坐缸,即封缸后而葬之,堆成坟山,用砖石建塔、立碑,二为棺葬,葬法与前同;一般道士羽化后,与民间葬法相同。
“八仙”中不乏汉唐历史人物,他们是怎样成为神仙的呢?他们的法力神通如何?
对于“八仙”,可能大家都不陌生。“八仙”是指历史上得道成仙的八个人,分别是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蓝采和、何仙姑、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他们到底是如何成仙的呢?铁拐李,本名李玄,隋朝人,据说其遇到太上老君而得道。李玄本非瘸子,一日他神游华山赴太上老君之约,嘱徒弟如果他七天后不回的话,就化了他的肉身。没想到徒弟因母病急着回家,六天后便化了李玄肉身。李玄的魂魄回来后无处可附,只好附在瘸丐的尸体上。
汉钟离,本名钟离权,是汉朝大将。他在一次对吐蕃的战争中,被嫉妒他的上司梁冀故意配了三万老弱残之兵,兵败逃跑迷路,遇到一个胡僧传授他青龙剑法和金丹术。后来钟离权又遇见华阳真人和仙人王玄,得到了“长生诀”。最后他来到崆峒山隐居修炼,最终得道成仙。
倒骑毛驴的张果老据说本是一个穷苦的赶驴车的人。一天路过一座庙宇,看到里面在煮肉,就进去偷吃。没想到当时煮的是千年人参精,张于是得道成仙。他的驴因为喝了汤,也一道成了仙。
吕洞宾是唐朝京兆人,是一个饱读诗书的书生,本来意在仕途。他有一天偶遇汉钟离,汉钟离施法使其做梦中了状元,然后又获重罪家破人亡。吕洞宾于是彻悟人间富贵的虚幻,跟随汉钟离学道成仙。
何仙姑是八仙之中唯一的女性,本名何琼,广州增城人。何琼13岁时入山采茶,遇到吕洞宾,教她吃云母粉成仙的方法。何于是发誓不嫁,每天在山谷中修行,最终成仙。
蓝采和,唐开元天宝人,本来在勾栏里唱杂剧,后来被汉钟离引度成仙。
韩湘子,传说是唐代大文人韩愈的侄子,性格放荡,嗜好饮酒,不喜读书。后跟随吕洞宾学道,最终位列仙班。
曹国舅,是宋仁宗的大舅子。因触犯国法,被包拯所抓。得宋仁宗帮助被释放后大彻大悟,遁入山林学道。最后被吕洞宾和汉钟离引度成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