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产生于什么时候,为什么要用相声来为这种艺术命名?

时间:2023-11-11 09:59:02

相声,又名像声、象声。据史料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单口相声”,当时人们称之为“滑稽戏”。后来,经过不断融合发展,相声才最终演变成了今天的样子——讲究说学逗唱的滑稽性舞台表演形式。

相声产生于什么时候,为什么要用相声来为这种艺术命名?

关于相声的起源,有人认为源自于口技艺术。康熙年间的李声振在《口技》中记载道:“口技俗名‘象声’。以青绫围,隐身其中,以口做多人嘈杂,或象百物声,无不逼真,亦一绝也。”《燕京岁时记》补充道:“像声,即口技,能学百鸟音,并能作南腔北调,嬉笑怒骂,以一人而兼之,听之历历也。”从这两部所载我们可以看出:清人将口技艺术称为“象声”。此时的“象声”是一种娱乐性的声音模仿,并没有语言、肢体表演形式。

还有观点认为,相声是由唐朝的“双人相声”即“参军戏”发展而来。据《乐府杂录》记载:“开元中,有李仙鹤善此戏,明皇特授韶州同正参军,以食其禄。是以陆鸿渐撰词‘韶州参军’,盖由此也。”这种参军戏是种对口相声。表演者穿军绿色衣服,与现在对口相声相似,一个为逗哏,名为“参军”,扮演灵活机敏的角色;另一个为捧哏,名为“苍鹘”,饰演愚笨迟钝的角色。俩人以生活为基点,语言诙谐幽默,行为滑稽搞笑,有时也兼具讽刺戏谑。必要时,伴有歌舞吟唱。

 

 

相声产生于什么时候,为什么要用相声来为这种艺术命名?

知识链接

抖包袱

相声曲艺里,有一个名为“包袱”的术语。意思说,两人一逗一捧,经过层层组织、铺垫,抓住观众的兴奋点,最终抖出笑料,达到让观众开怀大笑的效果。在曲艺界里,有“时衣古画当令的笑”的说法。也就是说,抖包袱,既要抖响,又要抖出水平。笑料虽然源自生活,但是经过艺术加工,最重要达到拿捏适度、雅俗共赏的效果。太刻板,达不到观众的笑点;太过,则显得讽刺戏谑成分太浓。

随着相声艺人的不断崛起,相声的表演形式不断丰富扩展。人们在融合了口技、戏曲等多种艺术的基础上,将相声发展成了一种遍及全国、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在这期间,涌现出了很多著名相声艺人和相声流派,例如清末民初相声“八德”:裕德龙、马德禄、李德锡、焦德海、刘德志、张德泉、周德山、李德祥,以及相声界泰斗马三立等。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